评价文档:
文档评论:
0
相关文档推荐
2积分
下载
戴望舒 戴望舒全家照 戴望舒(1905~1950),现代诗人。原名戴梦鸥。 浙江杭县( 今余杭市)人。代表作:《雨巷》,并 因此作被称为雨巷诗人。 1941年,日本占领香港后曾被捕入狱,受伤 致残,表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1949年回到内地从 事翻译。1950年因气喘病去世。戴望舒的诗歌主要 受中国古典诗歌和法国象征主义诗人影响较大,作 为现代派新诗的举旗人,无论理论还是创作实践, 都对中国新诗的发展产生过相当大的影响。在诗的 内容上他注重诗意的完整和明朗,在形式上不刻意 雕琢。 写作背景 1942年,诗人因为在报纸上编发 宣传抗日的诗歌,被日本宪兵逮 捕。在狱中,他受尽折磨并致残 ,但始终没有屈服。这首诗就作 于侵略者的铁窗下。。 读准下列字音: zhàng xìng hāo 锦 幛 荇 藻 蓬 蒿 lóu qiáo cuì zhàn 蝼 蚁 憔 悴 蘸 着 jìn dī 灰 烬 堤 上 § 我/用残损的手掌 § 江南的水田,你当年/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新生的禾草 这一角/已变成灰烬, 是那么细,那么软…… 那一角/只是血和泥; 现在/只有蓬蒿; 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 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 憔悴, (春天,堤上/繁花如锦障 尽那边,我蘸着南海/ , 没有渔船的苦水…… 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 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 ,) 的江山, 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 手指/沾了血和灰,手 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 掌/沾了阴暗, , 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 滑出; § 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 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 § 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 § 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 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 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 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 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 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 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 如何理解《我用残损的手掌》的“残损的 手掌”? 残损的手掌:诗人饱受折磨,但依然坚贞 不屈 诗人用“残损的手掌”“摸索”到了 哪些 地方?这土地有什么不同? 前半部分,作者触摸到的是沦陷区; 后半部分,诗人触摸到的应该是解放区 。 这两种土地是通过哪些词句来描绘 的?由此产生了怎样的表达效果? 灰烬、血和泥 、微凉、冷到彻 沦陷区:骨、夹泥沙、蓬蒿、寂寞、憔 悴、苦水、阴暗…… 忧郁的、冷色调的 解放区: 温暖、明朗、坚固、蓬勃生春 、太阳、春、苏生、永恒 明朗的、暖色调的 残损、冷、彻骨、寂寞、憔 悴、阴暗…… 更好地表 达诗人内 (消极的、冷色调的) 心深处的 新生、辽远、温暖、明亮、 爱与恨。 坚固、蓬勃、永恒…… (积极的、暖色调的) 对 比 沦陷区 “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 一角只是血和泥” “灰烬”“血”“泥”是对沦 陷区凄凉景象的概括。 侵略者的烧杀抢掠,使 大地上处处是废墟,人 民流离失所。诗人的手 掌是残损的,祖国的土 地也是支离破碎,诗人 与祖国有着共同的命运 。 诗人的在这里还描写了他的家乡: “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 “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 长白山的雪峰 曾经: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禾草是 那么细,那么软…… 南海…… 大江南北,是如此的动人美丽、繁华。 家乡今非昔比,诗人的内心有怎 样的感受? 用对比的手法写出家乡遭到日 寇的践踏,今非昔比,一片衰 败的景象,表达出诗人内心的 悲愤。 不过,在悲愤中,诗人看到了希望 ,那就是: 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 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 指没有被侵略者所蹂躏的解放区。 在这里,诗人的感情有什么变化? 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像恋人的柔发,婴 孩手中乳,/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贴在上面, 寄与爱和一切希望, 心情变得明朗、积极,在解放区找到了安 慰,对它充满了爱和希望。 这是因为: 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将驱逐阴暗,带来苏 生,/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蝼 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 与沦陷区作对比,赞美解放区能给祖国带 来光明和希望,是民族复兴的诞生地。 赏析·探究 1“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诗歌以这两行开头,有什么作用? (1)统摄全诗。(2)为抒情定调。 对敌人的痛恨,对祖国的炽爱。 赏析·探究 2、诗人在“摸索”这一动作中容纳了极复杂的感觉(听视嗅触 觉)经验,请举例说明。表达的情感? 1“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 2“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 3“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我 用残损的手掌轻抚,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 深沉的爱国之情 切肤的沦亡之痛 线索:手掌的感受。 赏析·探究 3、“辽远的一角”是指什么? 指敌后人民的抗日根据地,没有被侵 略者所蹂躏的解放区。 4、读“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像恋人的柔发,婴 孩手中乳”一句,这是诗中第二次出现“我用残损 的手掌”,有什么作用?“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 乳”这两个意象选用得恰如其分,你认为好在哪 里? 强调。因爱国而受到敌人迫害的“我”在这块温暖明 朗的土地上找到了安慰。 这两个意象使人对解放区倍感亲切。 赏析·探究 5、“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 ,/蝼蚁一样死……”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起了什么作用? 比喻。是用水深火热的沦陷区反衬解放区——那里 是将要实现民族复兴、诞生“永恒的中国”的地方。 6、再朗读诗歌,看看在押韵方式上有什么“与众不同”? 有时是四行诗句押一个韵,有时是两行押一个韵。 押韵方式灵活,既体现了现代诗形式的自由,又使 全诗有着相对协调一致的节奏。 主题: 诗人虽然身在狱中,却仍然不忘和自己有 着相同命运的祖国。他用虚拟和想象的手 法设想自己用残损的手掌抚摩饱受践踏和 蹂躏的祖国土地,表达了诗人对 , 侵略者的痛恨 对 祖国被入侵的痛苦 以及 对解放区的深深向往 , 对 祖国光明未来的热切希望。 , 研讨与练习(P7) 一、有感情地背诵课文,细心体会诗人用“残损的 手掌”“摸索”祖国土地时的种种感觉,说说诗人 内心深处情感的变化起伏。 诗人先是凄楚忧愤,转而热切期盼,对解放区寄与了 民族复兴的希望。 二、注意诗中起修饰作用的相关词语,看看哪些是 积极的、暖色调的,哪些是消极的、冷色调的,说 说诗人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 积极的、暖色调的词语如:新生、辽远、温暖、明亮、 坚固、蓬勃、永恒…… 消极的、冷色调的词语如:残损、冷、彻骨、寂寞、 憔悴、阴暗…… 效果是为了更好地表达诗人内心深处的爱与恨。 三、诗人往往把情感寄寓在具体的形象上,使抽象 的心绪具有可感性。借鉴这种写法,联系你的生活 体验,写几句富有诗意的话,抒写自己的一种感情 (如“思念”“悲伤”“欢欣”等)。 时间像那溪水,静静的流淌掉我 所有美好的爱恋 /我的心就是那地底 的湖,虽然黑暗,但宁静清澈/ 那些 原来执着的东西,依然抵不住时间的 侵蚀 /已经被风化得失了模样 ,我就 如门前的两头石狮,沉默着 /一头看 街上众生攘攘 /一头看自家院落,游 鱼戏馋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