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文档:
文档评论:
0
0积分
下载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课题《贾芸谋差》 主备教师 蒋雅辉 参与教师 初三年级全体语文教师 审核人 豆培琴 课 时 三课时 授课时间 教 1.了解曹雪芹及《红楼梦》相关内容。 学 2.体会本文精彩的语言描写,分析人物话中之话,揣摩人物性格。 目 3. 培养鉴赏小说语言艺术的能力。 标 4.感悟文中体现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的社会问题。 了解曹雪芹及《红楼梦》相关内容。 重点 体会本文精彩的语言描写,分析人物话中之话,揣摩人物性格。 难点 体会本文精彩的语言描写,分析人物话中之话,揣摩人物性格。 准备 多媒体课件、 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第 11 集视频片段。 导 学 过 程 第一课时 激情导入(3 ) 播放歌曲《枉凝眉》,这是哪部电视连续剧中的插曲?歌词中所说的“阆苑仙葩与美玉无瑕”指的 作品中哪两个人物。 二、出示学习目标并阐释,明确重难点(1 ) 三、学习新课 (一)【知识链接】( ) 1.作者:曹雪芹:中国清代小说家,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祖籍辽阳,生于 1715 年,其先世原是汉族,后为满洲白旗包衣(家奴)。曹雪芹从小是富贵荣华锦衣玉食,直到雍 正即位,曹府被抄家之后是一落千丈。才华横溢的曹雪芹感叹家道的变迁,有感而发,在贫寒中写 下了不朽之作《红楼梦》。 2.关于作品的出处 (1)本文选自长篇小说《红楼梦》第 24 回,原题为“醉金刚轻财尚义侠,痴女儿遗帕惹相思”。 (2)《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等), 是一部长 篇章回体小说。代表着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峰,被称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全书共一百 二十回。前八十回为清曹雪芹作,后四十回多认为由高鹗续成。小说中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 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爱情悲剧为主要线索,着重描写贾家荣、宁二府由盛到衰的过程。全面 地描写封建社会末世的人性世态及种种不调和的矛盾。据说《红楼梦》“批阅十载,增删五次”, 其开头有一首诗:“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3)《红楼梦》中对金陵四大家族贾、史、王、薛的描绘:“假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 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3.人物介绍:贾芸,贾家远房子弟,与贾蓉等同辈,只知他是后廊上五嫂子的儿子。 贾芸这个人物在小说中被描写成一个亦正亦邪的人物,他贿赂王熙凤,为了自己的利益认宝玉为父, 谄媚之事多不胜数,在贾府中不断发展自己的事业,但是最后贾芸在贾家败落之后,仍为营救宝玉 出了不少力气。贾芸在《红楼梦》中被描写得很人性化,开始的几十回中此人的种种行为实际上是 为了在复杂的贾府中求得生存,同时他也希望能使自己的地位得到提升,而且其本质不坏,无害人 之心,关键时刻还能营救别人。这个人物体现出人的复杂性、对立性,是真实的人性写照。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本环节教师个人教学设计: (二)【基础知识】( 分钟 ) 1.给下面加粗的字词注音: 害臊( sào ) 起更( gēng ) 麝 ( shè )香 趔趄( liè qiè) 倪 ( ní ) 簇拥( cù ) 2.解释词语: 勾当(gòu):事情。 半晌(shǎng):半天。 但凡:只要是,凡是。 赊欠(shē):买卖货物时,延期付款或收款。 算计儿:计划,考虑。 泼皮:流氓,无赖。 趔趄:形容身体摇晃,走路不稳的样子。 本环节教师个人教学设计: 【重难点学习】( 分钟) 1.速读课文,复述课文内容。 【参考答案】:贾芸从贾琏处打听得凤姐把和尚的事给了贾芹,便向母舅卜世仁要冰片麝香,准备 给凤姐行贿,卜世仁拒绝了。颇有义侠之气的醉金刚倪二借了银子给贾芸。贾芸买冰片麝香奉承凤 姐。贾芸二次遇到凤姐,凤姐嫌他“拣远路儿走”,不先求她,求了贾琏。贾芸把谎言挑明当作进 一步奉承凤姐的机遇,最后,谋差成功。 2.按故事情节划分文章的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开端 (1-4)贾芸打探消息。 第二部分:发展(5-10)贾芸筹钱买礼。 第三部分:高潮(11-17)贾芸送礼谋差。 第四部分:结局(18)贾芸谋差成功。 3.本文人物形象的塑造主要是通过人物的对话来完成。今天我们就来细细品味这些精彩的对话。 【初识主人公】:请大家阅读 1—3 段贾芸与贾宝玉的对话,初步领略主人公贾芸的性格特征。 参考答案:乖巧、伶俐。(结合文章中的句子略) 本环节教师个人教学设计: (四)【当堂检测】( 分钟 ) 1.对《红楼梦》概括有误的一项( C ) A.《红楼梦》是曹雪芹做的,所谓石头与空空道人等名目都是曹雪芹假托的缘起。 B.续作《红楼梦》后四十回的人是高鹗。 C.《红楼梦》为政治小说,有民族主义的排满思想;文中的贾宝玉影射康熙朝宰相明珠的儿子纳 兰成德。 D.曹雪芹造出“通灵宝玉”和“绛珠仙草”的神话,是为掩饰他对婚姻不自由的礼教的攻击。 2.对《红楼梦》一书评说有误的一项( B ) A.长篇小说《红楼梦》代表了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成就,它不但在国内家喻户晓,在世界文坛上 也是举世公认的文学名著。 B.《红楼梦》问世以后,人们争相阅读它,谈论它。同时,《红楼梦》也受到封建官僚和封建卫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道者的推崇,把它作为教育孩子的教材。 C.曹雪芹是塑造人物的高手,在《红楼梦》中,共出现四百五十多个人物,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 特色。另外,由于曹雪芹对诗词、金石、书画、医学、建筑、烹调、印染等各门学问都十分精通, 所以在描写贵族家庭的饮食起居,园林建筑,家具器皿,服饰摆设,车轿排场,都真实而细腻。 3.小说以 贾宝玉 、 林黛玉 的爱情悲剧为主线,通过对“ 贾 、 史 、 王 、 薛 四大家族荣衰的描写,展示了广阔的社会生活视野,森罗万象,囊括了多姿多彩的世俗人情。 4.曹雪芹在写这部书时,用了“谐音寓意”的手法,他把贾家四姐妹命名为元春、迎春、探春、 惜春,这是谐“原应叹息”的音。 5.列举《红楼梦》这部小说的主要事件: 1) 元春省亲 2) 刘姥姥进大观园 3) 宝玉挨打 4) 黛玉焚稿 6.下列各句中画线成语使用错误的一句是:( C ) A.《红楼梦》是曹雪芹在穷愁潦倒中写的一部自叙传性质的小说。 B.《红楼梦》是曹雪芹历经数十年,集腋成裘,辛苦创作而成。 C.从前研究《红楼梦》的人总是拐弯抹角地去看书中塑造的人物。 D.《红楼梦》的好多“技巧”是后来人不曾好好发扬光大的。 本环节教师个人教学设计: 四【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回顾旧知识导入】( ) 【重难点学习】 (研究贾芸与卜世仁的对话,分析人物性格。) 学生朗读贾芸与卜世仁的对话部分,思考以下问题: 问题一:贾芸跑到他的舅舅卜世仁家里赊些冰片、麝香,好去王熙凤那里“走后门”,到大观 园里找个差事做做,混口饭吃,他舅舅的态度如何? 明确:舅舅不答应,而且拒绝得很彻底。 问题二:卜世仁存心不把钱借给贾芸,大可三言两语打发他走,却说了一大通话,其动机是什么? 明确:卜世仁的动机:(1)让贾芸死了心,不光此次赊借绝了念头,以后也不要再来打搅。为此 卜连续说了五件事,第一是店里立了合同,谁也不许替亲友赊欠;第二是店里也没有货;第三是你 赊去也不是办正经事,不能支持你胡闹;第四是你也不能再这样浪荡下去,应该自己去赚钱,不能 老躺在你舅舅身上;第五是哭穷,说自己也没富余的(舅舅要有,还不是该当的),也经不起你这 样折腾(见你一遭儿就派你一遭儿不是),并配合他老婆一起编造家里没米的谎言。其实只要说第 一件就回绝了,连说五件就是表明他彻底拒绝、今后没有任何理由来找他的根本态度。此外他又大 大教训、数落了贾芸一番,话又唠叨,让其受不了(唠叨的不堪);东西没借到反而挨了一通批, 以后再也不敢来了。(2)表明不是我不情愿借,实乃无法借(第一、第二、第五件事),不该借 (第三、第四件事)。由此表现的卜世仁的思想性格是:刻薄虚伪、富有心机。 问题三:卜世仁彻底拒绝贾芸的技巧体现在哪里? 明确:卜世仁实现这动机的说话技巧: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1)釜底抽薪,干脆把话说死,把所有的路都堵死,让他绝望。 (2)心理战术,教训、数落他,让他心理上难受,知难而退。 (3)话里藏话,笑里藏刀。他根本上就是不愿借,但他一句不愿意的话都没说,句句都是冠冕堂 皇的大话,示“无法借、不该借”之形,行“不愿借、拒绝借”之实。细说起来还可分为:以攻为 守,明明自己不肯借,反说成他不该借;推卸责任,明明是主观上不情愿,反推到客观上无法借; 假仁假义,明明是一点都不关心外甥,反而好像处处替他作想,不借给他是促他自立,还替他出谋 献策,又说他赚了钱,“我看作也喜欢”,还说和他老婆天天都在念叨他的事,最后还要开张空头 支票,做个顺水人情,说“吃了饭去罢”。 (4)倚老卖老,居高临下。充分利用其母舅长辈的先机地位、有利条件,处处摆谱,迫对方处于 被动应战的状态。 (5)旁征博引,理由十足。不仅一连摆了五件事,而且几件主要的事都说得细,都有事实,有依 据,有具体的时间、地点、人物,有根有据,有鼻子有眼,显得理由十足。当然以上技巧,很多在 行为性质上是反面的。 问题四:从卜世仁的一大通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明确:由此表现的卜的思想性格是刻薄虚伪、富有心机。 问题五:贾芸和他舅舅的对话为什么听起来不像口舌交锋?有一个版本将“舅舅说得有理”写成 “舅舅说得倒干净”,你认为用哪一句更合适?为什么? 明确:这里主要指贾芸回答说“舅舅说得有理”以后几段对话。一是总的来说双方表面口气都比较 和缓,贾芸先表恭顺,所说之事道理上和其舅一致;卜世仁是一副关心体贴、谆谆教导的样子。二 是都避开了正面交锋和表面的对抗,接过对方的话时都先予以肯定,然后迂回地并以话里藏话的方 式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态度;贾是绵里藏针,卜是假仁假义。所以实质上暗地在交锋,但表面上却不 像口舌交锋。 具体说,在贾芸方面:(1)贾的“有理”是关键,因卜前面已说得不够客气,但话都是冠冕 堂皇的,特别是末了说他赚了钱做舅舅的看着也喜欢,更不能正面批驳,所以是“有理”。不应胡 闹糟蹋钱财也是有理,不应死赖在舅舅身上也是有理。因为他正是这样做的,而且这些事情你舅舅 全知道,言外之意是卜前头对他的指责却没有根据,但他不说舅舅无理,而是说他的所作所为正符 合舅舅的要求。(2)关键是要他自己找事做,赚钱。贾的辩解是找事儿做也得托门路,得花钱, 而今正没钱才找你借你偏不肯。但这话他没有直接说,而是说你舅舅也知道外甥家缺钱,巧媳妇难 为无米之炊,叫我怎么办?让舅舅自己去领会。而且这话他也不是一开头就说,开头说交锋太直接, 他是七转八转才转出此话。(3)更关键的他是难得来麻烦舅舅的,且这舅舅并没帮过他家什么, 只是在其父丧事上出过主意而已。但这最有骨头的话他更是放到最后才讲,而且分开说,尽管只是 出出主意也以肯定的感谢的口气放到前头讲,先礼后兵。并且这有骨头的话也是以正面形式出现, 即我是明事理的,你还得感谢我呢,不过带了弦外之音:外甥要是死皮赖脸,你做舅舅的也没办法。 在卜方面:(1)他看这外甥知根知底,伶牙俐齿,当即调整对话策略,不像前面那么生硬。首先 也是接过话尾,予以肯定,说舅舅要有,当然是应该帮忙的,言外之意是舅舅还是没有富余之财。 而且加上一句“我的儿”,表亲热,虽然又是倚老卖老,但作用和前头相反(如前头是说“小人儿” )。(2)接着说,我物质上没有,精神上、内心里是一直思量你的。(3)再接着转到关键之处: 这精神上的支持还是替你的根本着想,希望你自立。而自立的关键,这舅舅已听出外甥“要钱”的 弦外之音,他的回答是举了个具体的事例(贾芹),此人是靠自己的能干弄到事儿管的,弦外之音 是你也应该学学他去。 而“舅舅说的倒干净”是短兵相接的正面交锋,于这两段对话的表达风格和内容的衔接都不甚 合,所以还是“有理”更合适。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总之,这部分鬼话连篇的人物对话描写相当生动精彩,它符合人物的性格,符合人物内心的真 实感受。卜世仁夫妻两人的小气、刻薄和虚伪;贾芸嘴巴上乖巧地顺从,心里头愣是顶撞都跃然纸 上。 问题四:为什么要写醉金刚倪二这个人物? 明确:倪二,作为底层社会的人,身上充满了那个时代下层平民的精神面貌。写他与贾芸舅舅那种 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两种人性人格的落差,非常强烈。一个虚伪,一个真诚;一个假仁假意,一 个坦荡豪迈;一个嘴上功夫,一个实际行动;一个假关心,一个真帮助;一个外表道貌岸然,内心 肮脏污秽,一个外表粗野泼皮,内心富于正义同情心…… 本环节教师个人教学设计: 第三课时 一、【回顾旧知识导入】( ) 二、【重难点学习】 品味贾芸和王熙凤的对话,从“那天已是掌灯时候”到“命人驾起香车,径去了”),思考问题。 问题一:贾芸与王熙凤的对话充满了谎言,在文中找一找哪些谎言最能显出他“伶俐乖巧”的品性? 明确:1)编造出他母亲私下议论凤姐办事能力特强的谎言;2)说香料是朋友送的;3)半真半假 说求贾琏后悔了。 问题二:贾芸对王熙凤说香料是朋友送的有什么好处? 明确:(1)不是特意花钱买的,减轻了凤姐的心理压力; (2)抬高了凤姐的品位,因这东西贱 卖了可惜,其他人也不配使用,言外之意是自己用更不合适,因此只有孝敬婶娘;(3)显示了凤 姐在他心目中的地位,因婶娘需要这些东西,朋友给了我,我就想到婶娘;(4)因此加强了孝敬 她的诚意;(5)也因此好像不是有意另有所为的,减弱了送礼走门路的成分。总之,目的就是更 有利于凤姐能收下。 问题三:通过贾芸的语言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深入认识人物) 明确:贾芸是个聪明伶俐乖巧的,很有心计,善于逢迎的人。 问题四:凤姐已有心给贾芸派活,也可以痛快答应他,却也说了一大通话,她的动机又是什么? 明确:凤姐的动机(1)不要让他看轻了;(2)显示她大权在握;(3)让人感恩于她;(4)满足 虚荣心。 问题五:凤姐的这一大通话,足见其说话技艺的高超,说说其具体体现在哪里? 明确:技巧——先打后拉;拖延战术;话中带骨,借批评为名,行炫耀权力之实。具体说,(1) 先打后拉,先贬后予。先揭穿他的底细,让他先自矮了一截,越发巴结,然后再卖好,使对方越发 感恩载德。(2)拖延战术,又适可而止。原本此事实已定下,凤姐故意撂它几次,包括对话中已 表示原则同意了,又说要拖到明年另派他事,贾芸再求情再叫几声“好婶娘”,才笑着给了他,无 非都是要满足她上述的动机欲望。(3)话里有话,话中带骨。凤姐最爱炫耀权力,但在语言表达 上很自然,都是在叙述、处理某件事时带出来的,有时候露骨点,有时候藏掖点,有时候是有意识 的,有时候是无意识的,有时候是有意无意间,但总体上都恰到好处,这是凤姐语言表达的一个基 本特色。这里表现的是借批评为名,行炫耀权力之实。最典型的是“早说不早完了”那段话,表面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上是指责贾芸不会办事,骨子里是权力的炫耀和得意。又如“你倒会拉长线儿!——罢了,也不是 你叔叔说的,我不管你的事”也是。再如开头指责贾芸“弄鬼”,说“原来你有事求我”虽露骨点, 但仍说得很自然。 问题六:贾芸与王熙凤的对话堪称经典对白,王熙凤的语言足见其说话技艺的高超,品味一下,这 些话表现了凤姐怎样的性格特点? 明确:喜好奉承、办事精明、工于心计、炫耀权利、虚荣心强、擅权。(结合文章中的句子略) 问题七:通过本文的学习,揭示的主旨是什么? 明确:本文围绕贾芸到贾府谋差一事展开故事情节,表现了贾芸的伶俐乖巧,同时也展示了凤姐喜 听奉承话和爱炫耀权利的性格特点。 本环节教师个人教学设计: 三、【拓展提升】( ) 刘姥姥是《红楼梦》中一位比较另类的人物,请同学们结合个人看电视或读小说对这个人物的了解, 谈谈对刘姥姥的认识。 【参考答案】《红楼梦》中刘姥姥没有什么文化,也没见过大世面,她在大观园里对一切感到新鲜, 对所有珍贵的事物都很好奇。这些“土”的表现使其它的主仆嘲笑她,戏弄她。但她依然那么朴实, 能干,并不理会。偶而也故意犯“土”逗大家笑,刘姥姥是个地地道道地农村百姓,有着农村的泥 土气息,也带有农民的勤劳,朴素,朴实。和大观园里的小姐,夫人,老祖宗形成对比,也将两个 阶层的人物进行了鲜明的对比,反映出当时社会贫富之间的差异。 本环节教师个人教学设计: 四、【当堂检测】( )分钟 1.《红楼梦》中有一个人物说:“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 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这句话是贾宝玉说的。 2.《红楼梦》中“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是王熙凤,该人最善弄权术,例如毒设相思局、弄权 铁槛寺、逼死尤二姐、破坏宝黛婚姻,最后落了个“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的悲剧下 场。 3.《红楼梦》中最热闹的情节元妃省亲,最有趣的情节刘姥姥进大观园,最凄惨的情节黛玉焚稿。 4.《红楼梦》中,有一个女子,她寄人篱下,渴望真挚的爱情,但在森严冷漠的封建大家族中,只 能凄婉的唱出“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这个人就是 林黛玉 。 5.《红楼梦》中“两弯似蹙笼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妖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 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昭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千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这写的 是 林黛玉,她的性格特点是:生性孤傲,多愁善感 。 6.不止一次地出现在大观园中的一个平凡劳苦的农家老妇,常被大家取笑戏弄的人是 刘姥姥。 7.有一位作家曾对他的作品“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这位作家的名字叫曹雪芹 8.《红楼梦》中“多愁多病身,倾国倾城貌”描写的贾宝玉 【补充资料】《红楼梦》中主要人物性格认识: 林黛玉:生性孤傲,多愁善感,天真率直,蔑视功名权贵,与宝玉同为封建的叛逆者 ; 王熙凤:精明强干,贾府的实际大管家,极尽权术机变,残忍阴毒之能事;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贾宝玉:封建叛逆者。他厌恶封建社会的仕宦道路,反对“男尊女卑”的封建道德观念; 薛宝钗:容貌美丽,肌骨莹润,举止娴雅。她热衷于“仕途经济”,劝宝玉去做官。她恪守封建妇 德,而且城府颇深,能笼络人心,得到贾府上下的夸赞。 本环节教师个人教学设计: 五【布置作业】完成配套练习上对应的作业。 板 书 设 计 课 后 反 思 审 查 意 见 签字: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