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文档:
文档评论:
0
相关文档推荐
-
2019高考化学一轮练练题选择题3
-
2019届高考化学专题十二反应热的计算精准培优专练
-
2019高考化学一轮练练题选择题5
-
2019届高考化学专题十五等效平衡的三种情况精准培优专练
-
2019届高考化学专题十三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图象题的破解策略精准培优专练
-
2019高考化学一轮练练题选择题4
-
2019高考化学一轮练练题选择题1
-
2019高考化学一轮练练题选择题8
-
2019届高考化学专题二十一电解电解质溶液的规律精准培优
-
2019届高考化学专题九陌生情境中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精准培优专练
-
2019届高考化学专题二十原电池的电极方程式精准培优专练
-
2019届高考化学专题八氧化性还原性强弱判断的几种方法精准培优专练
-
2019届高考化学专题十元素周期表中的位构性的关系精准培优专练
-
2019届高考化学专题二十二电解池的串联问题精准培优专练2
-
2019届高考化学专题三判断离子方程式的正误的几个方面精准培优专练
-
2019届高考化学专题五三种类型的竞争反应精准培优专练
-
2019高考化学一轮练练题选择题7
-
2019届高考化学专题四离子共存的三种类型精准培优专练
-
2019高考化学一轮练练题选择题2
-
2019届高考化学专题七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及应用精准培优专练
4积分
下载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专题 03 酸滴定盐或碱滴定盐曲线 1.在常温下,用 0.1000 mol/L 的盐酸滴定 25 mL 0.100 mol/Lna2CO3 溶液,所得滴定曲 线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微粒浓度间的关系不正确的是 2- - - A. a 点: c(CO3 ) >c(Cl )> c(HCO3 ) + + - - 2- - B. b 点: c(Na )+c(H )= c(Cl )+ c(HCO3 )+2c(CO3 )+c(OH ) - 2- + C. c 点: c(OH )+ c(CO3 )= c(H ) +c(H2CO3) D. d 点: c(Cl-)= c(Na+) 【答案】A -1 2.H2RO3 是一种二元酸,常温下用 1L1mol·L Na2RO3 溶液吸收 RO2 气体,溶液的 pH 随 RO2 气体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 2- A. a 点溶液中 2c(Na )=3c(RO3 ) B. 向 b 点溶液中加水可使溶液的 pH 由 6.2 升高到 7.4 - 2- C. 常温下,NaHRO3 溶液中 c(HRO3 )>c(RO3 )>c(H2RO3) + 2- - D. 当吸收 RO2 的溶液呈中性时,c(Na )=c(RO3 )+c(HRO3 ) 【答案】C 【解析】a 点溶液中含有 H2RO31mol,H2RO3+H2O+RO2=2NaHRO3 所以 a 点通入 1/3 mol RO2 后, 2- 2- 溶液中生成钠离子 2mol,RO3 为 2/3 mol,此时 a 点溶液呈碱性,说明 RO3 离子发生了水 + 2- - 解,则 2c(Na )>3c(RO3 ),A 错误;b 点导致溶液碱性的因素是 HRO3 的电离,因此溶液加 水后生成的氢离子浓度逐渐减小,pH 会只能无限接近 7,不会超过 7,B 错误;当通过 5/6 molRO2 时,溶液中生成 5/3mol NaHRO3 ,剩余 Na2RO3 为 1/6 mol,此时溶液的 pH=6.2 显酸 - - 2- 性,说明 HRO3 以电离为主,故常温下,NaHRO3 溶液中,c(HRO3 )>c(RO3 )>c(H2RO3),C 正 + + 2- - - 确;当吸收 RO2 的溶液呈中性时,根据电荷守恒:c(H )+c(Na )=2c(RO3 )+c(HRO3 )+c(OH + - + 2- - ),由于 c(H )=c(OH ),所以 c(Na )=2c(RO3 )+c(HRO3 ),D 错误;正确选项 C。 -1 2- 3.常温时,配制一组 c(Na2CO3)+c(NaHCO3)=0.100 mol·L 的混合溶液,溶液中 c(CO3 - )、c(HCO3 )与 pH 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2- - - -4 (己知:CO3 +H2O HCO3 +OH K=2×10 ,1g5=0.7) - 2- A. a 点的溶液中:c(HCO3 )> c(H2CO3)+c(CO3 ) B. b 点横坐标数值大约为 10.3 + 2- - C. c 点的溶液中:c(Na )<2c(CO3 )十 c(HCO3 ) D. 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a0.05 mol·L 1 - 2- 2- ,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 c(HCO3 )>c(H2CO3)+c(CO3 ),所以 A 选项是正确的; B.b 点 c(CO3 - 2- - - - )=c(HCO3 )=0.05mol/L, 因为 CO3 +H2O HCO3 +OH ,K= =c(OH )=2×10-4,c(H+)=5 10-11,pH=-lg(5 10-11),所以 B 选项是正确的; C.c 点溶液中,c(OH- + - 2- - + + + 2- )>c(H ),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 c(OH )+2c(CO3 )+c(HCO3 )=c(H )+c(Na ), c(Na )>2c(CO3 - )+c(HCO3 )故 C 错误;D.a、b、c 三点溶液中所含 Na2CO3 依次增多,所含 NaHCO3 依次减少, 越弱越水解,对水的电离促进越大,即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ac(H2CO3)>c(OH ) 【答案】D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6.常温下,在 10mL0.1mol/LNa2CO3 溶液中逐滴加入 0..1mol/LHCl 溶液,溶液的 pH 逐渐 降低,此时溶液中含碳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变化如图所示(CO2 因逸出未画出,忽略因气体 逸出引起的溶液体积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2- -4 A. 常温下,水解常数 Kh(CO3 )的数量级为 10 B. 当溶液是中性时,溶液的总体积大于 20mL - - + C. 在 0.1mol/LNa2CO3 溶液中:c(OH )>c(H2CO3)+c(HCO3 )+c(H ) - D. 在 B 点所示的溶液中,离子浓度最大的是 HCO3 【答案】D 【解析】分析:由 A 点可以确定碳酸的二级电离常数和碳酸根的水解常数。碳酸钠溶液和 碳酸氢钠溶液都呈碱性。根据质子守恒可以判断相关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 - 2- 2- 详解:A. 由图中信息可知,A 点 c(HCO3 )=c(CO3 ),则水解常数 Kh(CO3 ) ,A 点对应的 11>pH>10,则 2- -4 ,所以,水解常数 Kh(CO3 )的数量级为 10 ,A 正确; B. 0.1mol/LNa2CO3 溶液呈碱性,当加入 10mL 0..1mol/LHCl 溶液时碳酸根全部转化为碳酸 氢根,此时溶液仍呈碱性,所以,当溶液是中性时,溶液的总体积大于 20mL,B 正确; - - + C. 在 0.1mol/LNa2CO3 溶液中,由质子守恒可知,c(OH )=2c(H2CO3)+c(HCO3 )+c(H ),所以, - - + c(OH )>c(H2CO3)+c(HCO3 )+c(H ),C 正确; D. 由物料守恒可知,在 B 点所示的溶液中,离子浓度最大的是 Na+,D 不正确。 本题选 D。 + 7.常温下,向 100mL 0. 1mol/LNH4Cl 溶液中,逐滴滴加 0. 1mol/L NaOH 溶液。NH4 和 NH3·H2O 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不考虑 NH3 的逸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A. M 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比原溶液大 B. 在 M 点时,n(H+)-n( OH- )=(0.005-a)mol C. 随着 NaOH 溶液的滴加, 不断增大 + - D. 当 n(NaOH)= 0.01mol 时,c(NH3·H2O)>c( Na )>c(OH ) 【答案】B - 8.25℃时,往某酸的钠盐 Na2A 溶液中通入 HCl,溶液中 和-lgc (HA )或 和-1gc (A2 -)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 A. 直线 L2 表示 和-lgc(HA )的关系 B. 通入 HCl 过程中,水电离的 c(OH-)与水电离的 c(H+)的乘积不断增大 -7 C. K(H2A)的数量级为 10 + - 2- D. 在 NaHA 溶液中 c(Na )>(HA ) > c(H2A) >c(A ) 【答案】C - 【解析】A、多元弱酸的第一步电离远大于第二步电离,直线 L1 表示 和-lgc(HA )的 2 - 关系,直线 L2 表示 和-1gc (A )的关系,选项 A 错误;B、通入 HCl 过程中, 酸性增强,水电离的 c(OH-)与水电离的 c(H+)均减小,故乘积不断减小,选项 B 错误; - C、直线 L1 表示 和-lgc(HA )的关系,当 =3.2 时,即 , - - -3 -lgc(HA )=3,即 c(HA )=10 ,K(H2A)= ,故 -7 - + K.(H2A)的数量级为 10 ,选项 C 正确;D、NaHA 溶液呈酸性,HA 电离大于水解,故 c(Na ) 2- - >c(A )>c(H2A) >(HA ) ,选项 D 错误。答案选 C。 9.常温下,用等浓度的 NaOH 溶液分別滴定相同体积的 NH4Cl、KH2PO4 及 CH3COOH 溶液,滴 定曲线如下图所示: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NH3·H2O===NH4 +OH 的 lg K =-9.25 2- B. 0.1mol/LKH2PO4 溶液中:c( HPO4 )KH2PO4> NH4Cl 【答案】D 【解析】A.由图象可知,当加入的氢氧化钠与被滴定 NH4Cl 物质的量之比为 1:2 时, + + - + - - n(NH4 )=n(NH3 H2O),NH3·H2O NH4 +OH 的平衡常数 K=c(NH4 )c(OH )/c(NH3.H2O)=c(OH -14 -9.25 -4.75 - )=10 /10 =10 ,lgK =-4.75,故 A 错;B.由于 KH2PO4 溶液的 pH 为 4,说明 H2PO4 电离 2- 2- - - 大于水解,所以 c(HPO4 )>c(H3PO4),故 B 错;C.CH3COOH+HPO4 CH3COO +H2PO4 ,平衡 常数 K= = ,用和求 K(NH3 H2O)同样的方法可计算出 -4.75 - -6.86 -4.75 -6.86 2.11 K(CH3COOH)=10 ,K(H2PO4 )=10 ,则 =10 /10 =10 ,lgK=2.11,故 C 错误;D 项,从图像可知,在滴定过程中,当溶液 pH 相同时,消耗 NaOH 的物质的量: CH3COOH>KH2PO4>NH4Cl,故 D 正确;综合以上分析,本题正确答案为 D。 -1 -1 10.用 0.100mol•L 的盐酸滴定 10ml 0.100mol•L 的 Na2CO3 溶液.溶液 pH 值与加入盐酸 -1 的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室温时饱和 CO2 的 pH 为 3.9,0.05mol•L NaHCO3 的 pH 约为 8.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A. 以酚酞为指示剂,溶液颜色发生突变时(b 点),Na2CO3 转化为 NaHCO3 B. 以甲基橙为指示剂,溶液颜色发生突变时,共消耗盐酸 20.00ml C. 溶液 pH=7(c 点),碳酸钠完全转化为 NaCl D. ce 段对应溶液中 CO2 与 NaHCO3 共存 【答案】C 11.向 0.1mol/L 的 NaClO 溶液中滴加稀硫酸,HClO 和 ClO-所占分数(α)随 pH 变化的关系 如图所示。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 曲线 b 代表 ClO- B. HClO 的电离平衡常数 Ka=10-7.47 C. pH=7 时,c(Na+)>c(HClO)>c(ClO-) - D. 向 pH=6 的该溶液中加入少量的 Na2SO3 固体,c(ClO )增大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答案】D - 【解析】A、NaClO 中滴加 H2SO4,发生 2NaClO+H2SO4=Na2SO4+2HClO,ClO 所占分数逐渐 降低,HClO 所占分数逐渐增大,因此曲线 b 代表 ClO-,故 A 说法正确;B、电离平衡常数 只受温度的影响,当 pH=7.47 时 c(ClO-)=c(HClO),根据电离平衡常数的定义,即 HClO 的 电离平衡常数 K= ,故 B 说法正确;C、根据电荷守恒,c(Na+)+ + - - 2- + - 2- c(H )=c(ClO )+c(OH )+2c(SO4 ),当 pH=7 时,c(Na )=c(ClO )+2c(SO4 ),推出 c(Na+)>c(ClO-),根据图像,当 pH=7 时 c(HClO)>c(ClO-),根据物料守恒,c(Na+) =c(ClO-)+c(HClO),推出 c(Na+)>c(HClO),因此有 c(Na+)>c(HClO)>c(ClO-),故 C 说 - 2- 法正确;D、NaClO 具有强氧化性,Na2SO3 中 S 显+4 价,具有还原性,发生 ClO +SO3 - 2- - =Cl +SO4 ,c(ClO )减小,故 D 说法错误。 12.常温下,用 0.10 mol·L-1 盐酸分别滴定 20.00 mL 浓度均为 0.10 mol·L-1 CH3COONa 溶液和 NaCN 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右图(忽略体积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溶液中阳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和:点②等于点③ B. 点①所示溶液中:c(CN—)+ c(HCN)=2c(Cl—) + - - C. 点②所示溶液中:c(Na )> c(Cl )> c(CH3COO )> c(CH3COOH) + + -1 D. 点④所示溶液中:c(Na )+ c(CH3COOH)+ c(H )>0.10 mol·L 【答案】BD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5 13.常温下,Ka(CH3COOH)=1.8×10 ,分别向 20mL0.1mol/LNaHCO3 溶液和 CH3COOH 溶液中 逐滴加入 0.1mol/LNaOH 溶液,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 2- - A. a 点溶液中存在:c(Na )+c(H )=c(HCO3 )+c(CO3 )+c(OH ) + - B. b、d 点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均为 c(Na )3COO ) + - - C. C 点溶液中存在:c(H )+c(HCO3 )+c(H2CO3)=c(OH ) - D. d 点溶液中: n(CH3COO )/n(CH3COOH)=180 【答案】D 【解析】NaHCO3 溶液显碱性,CH3COOH 溶液显酸性,因此曲线 ac 为 NaHCO3 溶液与 NaOH 的 反应,bd 为 CH3COOH 溶液与 NaOH 反应的曲线。A. a 点溶液中的溶质为等物质的量的 + + - 2- - Na2CO3 和 NaHCO3,根据电荷守恒,存在:c(Na )+c(H )=c(HCO3 )+2c(CO3 )+c(OH ),故 A 错 + - 误;B. b 点溶液显酸性,根据电荷守恒,c(Na ) 7 C. 图中 Q 点水的电离程度最小,Kw<10-14 D. M 点,c(Na+)=c(HY)+c(Y-)+c(Cl-) 【答案】B 15.常温下,向 20.00mL0.1000mol/L(NH4)2SO4 溶液中逐滴加入 0.2000mol/LNaOH 溶液时, 溶液的 pH 与所加 NaOH 溶液体积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不考虑挥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 - + A. 点 a 所示溶液中:c(NH4 )>c(SO4 )>c(OH )>c(H ) + + + - B. 点 b 所示溶液中: c(NH4 )=c(Na )> c(H )= c(OH ) - + 2- C. 点 c 所示溶液中:c(NH3·H2O) + c(OH )= c(H )+ c(SO4 ) 2- - + D. 点 d 所示溶液中: c(SO4 )> c(NH3·H2O)> c(OH )> c(NH4 ) 【答案】C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解析】a 点溶液中,铵根离子水解导致溶液呈酸性,即 c(H+)>c(OH-),铵根离子水解程 度较小,结合物料守恒知 c(NH )>c(SO ),所以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是 c(NH )> c(SO )>c(H+)>c(OH-),A 错误;b 点溶液中,溶液呈中性,则 c(H+)=c(OH-),根据电 荷守恒得 c(H+)+c(NH )+c(Na+)=2c(SO )+c(OH-),硫酸铵的酸性较弱,要使混合溶液 呈中性,则加入少量氢氧化钠即可,所以 c(NH )>c(Na+),B 错误;c 点溶液中,溶液呈 碱性,所以 c(H+)<c(OH-),溶液中的溶质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铵、硫酸钠、一水合氨, 根据电荷守恒得 c(H+)+c(NH )+c(Na+)=2c(SO )+c(OH-),根据物料守恒得,根据物料 + 守恒得 c(NH )+c(NH3·H2O)=2c(SO )=2c(Na ),所以得 + - c(SO )+c(H )=c(NH3·H2O)+c(OH ),C 正确;d 点溶液中,二者恰好反应生成硫酸钠、 一水合氨,且硫酸钠是氨水浓度的一半,一水合氨电离程度较小,所以 c(NH3·H2O)>c(SO ),D 错误;正确选项 C。 16.常温下,向 20mL0.10mol/L 的 Na2CO3 溶液中逐滴加入 0.10mol/L 的盐酸,溶液 pH 的 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2- A. a 点溶液中:c(HCO3 )>c(CO3 ) + - 2- - B. b 点溶液中:c(H )-c(OH )= c(CO3 )- c(HCO3 ) C. c 点溶液中: 3c(Na+)=4c(Cl-) + + 2- - - - D. d 点溶液中: c(Na )+ c(H )= 2c(CO3 )+ c(HCO3 )+ c(OH )+ c(Cl )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常温下,向 20mL0.10mol/L 的 Na2CO3 溶液中逐滴加入 0.10mol/L 的盐 酸,当盐酸的体积为 10mL 时即 a 点,碳酸钠恰好有一半与盐酸反应;当盐酸的体积为 20mL 时即 b 点,碳酸钠全部转化为碳酸氢钠;当盐酸的体积为 30mL 时即 b 点,碳酸氢钠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恰好有一半与盐酸反应转化为二氧化碳;当盐酸的体积为 40mL 时即 b 点,碳酸氢钠全部转 - 化为二氧化碳。A. a 点溶液中,因为碳酸根的水解程度大于碳酸氢根,所以 c(HCO3 2- + - )>c(CO3 ),A 正确;B. b 点溶液为碳酸氢钠溶液,由质子守恒可知,c(H )-c(OH )= 2- + - c(CO3 )- c(H2CO3),B 不正确;C. c 点溶液中,由物料守恒可知,3c(Na )=4c(Cl ),C 正 + + 2- - - 确;D. d 点溶液中,由电荷守恒可知,c(Na )+ c(H )= 2c(CO3 )+ c(HCO3 )+ c(OH )+ c(Cl-),D 正确。本题选 B。 -1 -1 - 17.常温下,用 0.10 mol·L HCl 溶液滴定 20 mL 0.050 mol·L Na2CO3 和 0.025 mol·L 1 NaHCO3 混合溶液,得出如图所示的滴定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2- - - A. a 点溶液显碱性的主要原因:CO3 +H2O HCO3 +CH + - 2- B. b 点溶液中:c(Na )=c(HCO3 )+c(CO3 )+c(H2CO3) + - 2- - C. c 点溶液中:c(Na )=c(HCO3 )+2c(CO3 )+ c(Cl ) + - - + - D. d 点溶液中:c(Na )> c(Cl )> c(HCO3 )>c(H )>c(OH ) 【答案】B -1 -1 【解析】A. a 点溶液 0.050mol·L Na2CO3 和 0.025 mol·L NaHCO3 混合溶液, 2- Na2CO3 和 NaHCO3 均能水解使溶液呈碱性,但主要原因是 CO3 的水解,故 A 正确。B. b 点 加入 10mL HCl 溶液后,溶液中的溶质为 NaHCO3 和 NaCl,故 B 错误。C.据电荷守恒可知: + + - 2- - - + - c(Na )+c(H )=c(HCO3 )+2c(CO3 )+c(Cl )+ c(OH ),由于 c 点溶液显中性,c(H )= c(OH ), + - 2- - - 所以 c(Na )=c(HCO3 )+2c(CO3 )+c(Cl ),故 C 正确。D. d 点加入 20mL 0.10mol·L 1 -1 -1 + HCl 溶液后,溶液中 c(NaCl)=0.050 mol·L ,c(NaHCO3)=0.0125mol·L ,所以 c(Na )> - - + - c(Cl )>c(HCO3 ),又因为 d 点 pH<7,所以 c(H )>c(OH ),故 D 正确。故选 B。 18.常温下取 0.1mol/L 的 NaA 和 NaB 两种盐溶液各 1L,分别通入 0.02mol CO2,发生如 下反应:NaA+CO2+H2O HA+NaHCO3、2NaB+CO2+H2O 2HB+N2CO3。HA 和 HB 的 1L 溶液 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为 VL 时可能有如图曲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A. X 是 HA,M 是 HB B. 常温下 pH: NaA 溶液>NaB 溶液 C. 对于 c(R-)/c(HR)·c(OH-)的值(R 代表 A 或 B),一定存在 HA>HB D. 若常温下浓度均为 0.1mol/L 的 NaA 和 HA 的混合溶液的 pH>7,则 c(A-)>c(HA) 【答案】C -7 -11 -1 19.25℃时,H2CO3 的 Ka=4.2×10 ,K2=5.6×10 。室温下向 10mL0.1mo1·L Na2CO3 中逐 滴加入 0.1mol·L-1HCl。右图是溶液中含 C 微粒物质的量分数随 pH 降低而变化的图像 (CO2 因有逸出未画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2- + - A. A→B 的过程中,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CO3 +H =HCO3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B. A 点溶液的 pH<11 C. 分步加入酚酞和甲基橙,用中和滴定法可测定 Na2CO3 与 NaHCO3 混合物组成 + - 2- D. B 点溶液:c(Na )=c(HCO3 )+c(CO3 )+c(H2CO3) 【答案】D 【解析】A 项,根据图像可知,A→B,CO 减少,HCO 增多,发生反应为 CO +H+===HCO + ,A 正确;B 项,Ka2= ,A 点时:c(HCO )=c(CO ),所以 c(H )=Ka2= 5.6×10-11 mol/L,pH<11,B 正确;C 项,酚酞的变色范围是 pH=8~10,甲基橙的变色 范围是 pH=3.1~4.4,所以先用酚酞作指示剂,再用甲基橙作指示剂(黄色变橙色)可测定 + Na2CO3 与 NaHCO3 混合物的组成,C 正确。D 项,不符合物料守恒,应为 c(Na )= 2c(CO )+c(HCO )+c(H2CO3),D 错误; 答案:D. 20.25℃时在 10mL0.1mol/LNa2CO3 溶液中逐滴加入 0.1mol/LHCl 溶液,溶液中含碳微粒的 物质的量分数随溶液 pH 的变化如下图所示(CO2 因逸出未画出,忽略因气体逸出引起的溶液 体积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2- - - A. A 点时,溶液中 c(Na )+c(H )=c(CO3 )+c(HCO3 )+c(OH ) + 2- - + - B. B 点时,溶液中 c(Na )>c(CO3 )=c(HCO3 )>(H )>c(OH ) C. C 点时,溶液中浓度最大的离子是 Na+ D. D 点时,溶液的 pH 为 7,溶液的总体积为 20mL 【答案】C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1 -1 21.常温下,在 10 mL 0.1 mol•L Na2CO3 溶液中逐滴加入 0.1 mol•L 的盐酸,溶液的 pH 逐渐降低,此时溶液中含碳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的变化如图所示(CO2 因逸出未画出, 忽略因气体遭出而引起的溶液体积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2- -) - A. A 点所示的溶液中:c(Na )+c(H )=2c(CO3 )+c(HCO3 + c(OH ) - B. 在 B 点所示的溶液中,浓度最大的离子是 HCO3 C. 当熔液的 pH 为 7 时,溶液中的阴离子只有两种 - -11 - D. 已知 25℃时,HCO3 的电离平衡常数 Ka=5×10 ,当溶液的 pH=10 时,c(HCO3 2- )=2c(CO3 ) 【答案】D + + - - 2- - 【解析】A、根据电荷守恒,有 c(Na )+c(H )=c(OH )+c(HCO3 )+2c(CO3 )+c(Cl ) ,故 A 错误;B、B 点溶液显碱性,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Na+)+c(H+)=c(OH-)+ - 2- - + + c(HCO3 )+2c(CO3 )+c(Cl ),因为 c(H )较小,因此离子浓度最大的是 Na ,故 B 错误; - - - C、根据图像,溶液 pH=7 时,存在的阴离子有 Cl 、HCO3 ,以及 HCO3 电离出少量的 2- - -11 CO3 ,故 C 错误;D、HCO3 的电离平衡常数 Ka= =5×10 ,当 pH=10,此 + -10 -1 - 2- 时溶液 c(H )=10 mol·L ,c(HCO3 )=2c(CO3 ),故 D 正确。 22.25℃时, 向 10 mL 0.1mol/LNa2CO3 溶液中逐滴加入 20 mL0.1 mol/L 的盐酸,溶液 中部分含碳微粒的物质的量随溶液 pH 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A. HCl 溶液滴加一半时, 溶液 pH>7 + + - 2- - B. 0.1mol/LNa2CO3 溶液中 c(Na )+c(H )=c(OH )+2c(CO3 ) +c(HCO3 ) + 2- - - + C. 在 A 点: c(Na )>c(CO3 )=c(HCO3 )>c(OH )>c(H ) + - 2- D. 当 pH=5 时, 溶液中 c(Na )=2c(H2CO3)+2c(HCO3 )+2c(CO3 ) 【答案】D 【解析】A、HCl 溶液滴加一半时,也就是 ,恰好与盐酸完全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氯 化钠,其中碳酸氢钠水解溶液呈碱性,所以溶液的 ,所以 A 选项是正确的; B、 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为 ,所以 B 选项是正确的; C、在 A 点: 时,得到等物质的量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 者水解溶液呈碱,所以离子浓度大小为: ,所以 C 选项是正确的; D. 当 pH=5 时, 溶液为酸性,溶液中 为碳酸氢钠和盐酸的混合物 + - 2- c(Na )=c(H2CO3)+c(HCO3 )+c(CO3 ),故 D 错;答案:D。 - 2- 23.下图是某水溶液常温下 pH 从 0 到 14 的范围内 H2CO3、HCO3 、CO3 三种成分平衡时 组成分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此图是 1.0mol/L 碳酸钠溶液滴定 1.0mol/L 盐酸的滴定曲线 - - 2- B. 向 pH=10.25 的溶液中通 HCl 气体使 pH=7,此时 c(H2CO3)>c(Cl )= c(HCO3 )>c(CO3 ) - C. 人体血液的 pH 约为 7.4,则 CO2 在血液中多以 HCO3 形式存在 D. 该温度下,碳酸氢根的水解平衡常数 Kh= 10-3.75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答案】C 【解析】1.0mol/L 碳酸钠溶液滴定 1.0mol/L 盐酸,在碳酸浓度达到饱和之前,碳酸浓度 应逐渐增大,且起始浓度不可能为 1.0mol/L,A 错误;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液水解显碱性, 而加入氯化氢后,溶液显中性,只能说明盐酸的量要少一些,两种盐稍过量,所以 - - 2- c(H2CO3)>c(Cl ),又由于碳酸根离子水解能力大于碳酸氢根离子,所以 c(HCO3 )>c(CO3 - - 2- - - ),但是 c(H2CO3)、c(Cl )均大于 c(HCO3 )、c(CO3 ),所以,c(H2CO3)>c(Cl )> c(HCO3 2- - )>c(CO3 );B 错误;由图可知,当 pH =7.4 时,HCO3 的量最大,所以人体血液的 pH 约为 - 7.4,则 CO2 在血液中多以 HCO3 形式存在,C 正确;从图像看出,当 pH=6.37 时,c(H2CO3) - - + -6.37 =c(HCO3 ),碳酸的第一步电离平衡常数为 Ka1=c(HCO3 )×c(H )/ c(H2CO3) =10 , 该温 -14 -6.37 -7.63 度下,碳酸氢根的水解平衡常数 Kh=Kw/ Ka1=10 /10 =10 , D 错误;正确选项 C。 24.25℃时,一定量的 Na2CO3 与盐酸混合所得溶液中,部分含碳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 ( )与 pH 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 A. 曲线 X 表示的微粒为 CO3 2- - B. pH=6.3 时, (CO3 )+ (HCO3 )+ (H2CO3)=1.0 - 2- - + C. pH=7 时,c(HCO3 )>c(CO3 )>c(H2CO3)>c(OH )=c(H ) + + - - - D. pH=10.3 时,c(Na )+c(H )=c(Cl )+c(OH )+3c(HCO3 ) 【答案】D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1 -1 25.常温下,向 20.00mL.0.1000mol·L (NH4)2SO4 溶液中逐滴加入 0.200 mol·L NaOH 溶 液时,溶液的 pH 与所加 NaOH 溶液体积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不考虑 NH3·H2O 的分解和 NH3 的挥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2- + - A. 点 a 所示溶液中:c(NH4 )>c(SO4 )>c(H )><(OH ) + + 2- + - B. 点 b 所示溶液中:c(NH4 )+c(Na )=2c(SO4 )>c(H )=c(OH ) 2- + - C. 点 c 所示溶液中:c(SO4 )+c(H )=c(NH3·H2O)+c(OH ) 2- - + D. 点 d 所示溶液中:c(SO4 )>c(NH3·H2O )>c(OH )>c(NH4 ) 【答案】D -1 【解析】A. 点 a 所示溶液就是 0.1000 mol·L (NH4)2SO4 溶液,该溶液因铵根离子水解而 + 2- + - 显酸性,故 c(NH4 )>c(SO4 )>c(H )><(OH ),A 正确;B. 点 b 所示溶液中,pH=7,即 + - + + + - 2- c(H )=c(OH ),由电荷守恒可得 c(H )+c(NH4 )+c(Na )= c(OH )+2c(SO4 ),所以 + + 2- + - c(NH4 )+c(Na )=2c(SO4 )>c(H )=c(OH ),B 正确;C. 点 c 所示溶液中所加氢氧化钠的物质 的量恰好为硫酸铵的物质的量相等,溶液中有物质的量相等的 3 种溶质硫酸铵、硫酸钠和 + + + 2- - 一水合氨,由电荷守恒可得 c(Na )+c(NH4 )+c(H )=2 c(SO4 ) +c(OH ) ,由物料守恒可得, + 2- 2- + 2- c(Na )= c(SO4 )、c(SO4 )=c(NH3·H2O)+ c(NH4 ),所以,c(SO4 + - )+c(H )=c(NH3·H2O)+c(OH ),C 正确;D. 点 d 所示溶液中所加的氢氧化钠恰好与硫酸铵 2- - 完全反应,得到硫酸钠和氨水的混合液,溶液呈碱性,所以 c(NH3·H2O )>c(SO4 )> c(OH + )>c(NH4 ),D 不正确。本题选 D。 26. 25℃时,0.1mol Na2CO3 与盐酸混合所得溶液的体积为 1L,溶液中部分微粒浓度与 pH 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2- - A. 随溶液 pH 增大,c(CO3 )/c(HCO3 )的值先减小后增大 -6 B. 25℃时,碳酸的第一步电离常数 Ka1=10 - 2- C. pH=4 的溶液中:c(H2CO3)+ c(HCO3 )+ c(CO3 )=0.1mol/L + + 2- - - D. b 点所示的溶液中:c(Na )+c(H )= 2c(CO3 )+c(OH )+c(Cl ) 【答案】B 2- - 【解析】A. 氢氧根离子能与碳酸氢根离子反应,随溶液 pH 增大,c(CO3 )/c(HCO3 )的值 - 一直增大,选项 A 错误;B、25℃时,根据图中信息,当 pH=6 时,c(H2CO3)= c(HCO3 ),碳 酸的第一步电离常数 ,选项 B 正确;C、pH=4, - 2- 说明反应中有 CO2 生成,所以根据物料守恒可知 c(H2CO3)+c(HCO3 )+c(CO3 )<0.1 mol•L-1,选项 C 错误;:D、根据电荷守恒可知,溶液中离子应该满足关系式 + + 2- - - - c(Na )+c(H )= 2 c(CO3 )+c(OH )+c(Cl )+c(HCO3 ),选项 D 错误;答案选 B。 -1 -1 27.常温下,用 0.1000mol·L HCl 溶液滴定 10.00mL 浓度为 0.1000 mol·L Na2CO3 溶液, -6.4 -10.2 所得滴定曲线如图所示。已知 H2CO3 的 Ka1=10 ,Ka2=1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m=11.6 + 2- - - + B. 当 V=5 时,c(Na )>c(CO3 ) >c(HCO3 )>c(OH )>c(H ) C. 若用酚酞作指示剂,溶液由红色变为浅红色时,消耗盐酸体积约为 10mL D. 当 V=a 时 c(Na+)>c(Cl-)>c(H+)=c(OH-) 【答案】B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28.已知 H2R 为二元弱酸,25℃用 Na2R 溶液吸收 H2R,吸收液的 pH 与 的关系如下 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NaHR 溶液中:c(Na+) c(R )>c(HR )>c(OH ) D. 当吸收液呈中性时:c(R2- )>c(HR-) 【答案】A 【解析】A.根据图像中吸收液的 pH 随 变化的关系可知,随着 HR-的浓度的增大, 溶液酸性增强,说明 NaHR 溶液显示酸性,即:c(H+)>c(OH-),根据电荷守恒, c(Na+)+ c(H+)=c(HR-)+2c(R2-)+ c(OH-),因此 c(Na+) c(SO4 )>c(H )> c(NH3·H2O)> c(OH ) 2+ + 2- C. c 点溶液中: c(Ba )+ c(NH4 )= c(SO4 ) 2- + - + D. d 点溶液中: c(NH3·H2O)> c(SO4 )>c(NH4 )> c(OH )> c(H ) 【答案】B + 【解析】A. 根据物料守恒可知,a 点溶液中: c(NH4 ) +c(NH3·H2O)=0. 3 mol/L,选项 A 错误;B、b 点溶液中: NH4HSO4 与 Ba(OH)2 溶液反应:2NH4HSO4+Ba(OH)2=2H2O+ (NH4)2SO4+ BaSO4↓,故溶液相当于 (NH4)2SO4 溶液,溶液水解呈 + 2- + - 酸性,则 c(NH4 )>c(SO4 )>c(H )> c(NH3·H2O)> c(OH ),选项 B 正确;C、c 点溶液中 + - 2+ + + - 2- pH=7,c(H )= c(OH ),根据电荷守恒有 2c(Ba )+ c(NH4 )+ c(H )= c(OH )+2c(SO4 ),则: 2+ + 2- 2c(Ba )+ c(NH4 )= 2c(SO4 ),选项 C 错误;D、根据所加溶液体积可知,若不考虑生成的 氨水的电离和铵根离子的水解,得到的溶液中生成的一水合氨和铵根离子 1:1,但溶液呈 + 碱性,故电离大于水解,故 c(NH4 )> c(NH3·H2O),选项 D 错误。答案选择 B。 30.H2C2O4 为二元弱酸。20℃时,有一组 H2C2O4 和 NaOH 的混合溶液,其中 c (H2C2O4) +c 2- (HC2O4)+c (C2O4 )=0.1mol/L,溶液中部分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随 pH 的变化如图所示。 [电离度=( 已电离电解质分子数/原弱电解质分子数) x 10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5 A. H2C2O4 的 Ka2 数量级为 10 + + 2- - B. 在 NaHC2O4 溶液中,c (Na )>c(HC2O4)>c (H )>c(C2O4 )>c (OH ) C. 0.1mol/L 的 H2C2O4 溶液,H2C2O4 的电离度约为 80% + 2- D. pH=7.0 的溶液中,c (Na )=0.1+c(C2O4 )-c (H2C2O4) 【答案】C 31.25℃时,0.1 mol Na2CO3 与盐酸混合所得的一组体积为 1 L 的溶液,溶液中部分微粒 与 pH 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A. 随 pH 增大, 数值先减小后增大 + + 2- - - - B. b 点所示的溶液中:c(Na )+c(H )=2c(CO3 )+c(OH )+c(Cl )+c(HCO3 ) -7 C. 25℃时,碳酸的第一步电离常数 Ka1=10 - 2- D. 溶液呈中性时:c(HCO3 )>c(CO3 )>c(H2CO3) 【答案】B 【解析】A. 0.1 mol Na2CO3 与盐酸混合,随 pH 增大,根据图像,随 pH 增大,在溶液中出 2- - 现碳酸根离子后,c(CO3 )增大,c(HCO3 )减小,因此 数值增大,故 A 错误;B. 2- - + + 2- - b 点所示的溶液中 c(CO3 )=c(HCO3 ),根据电荷守恒,c(Na )+c(H )=2c(CO3 )+c(OH - - - )+c(Cl )+c(HCO3 ),故 B 正确;C.根据图像,pH=6 时,c(HCO3 )=c(H2CO3) ,则 25℃时, + -7 碳酸的第一步电离常数 Ka1= = c(H )=10 ,故 C 错误;D. 溶液呈中性 - 2- 时 pH=7,根据图像,c(HCO3 ) >c(H2CO3) >c(CO3 ),故 D 错误;故选 B。 32.已知 H2A 为二元弱酸,25°C 时,用 Na2A 溶液吸收 H2A,且最终吸收 H2A 的量小于原溶 液中 Na2A 的物质的量,其吸收液 pH 随 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NaHA 溶液中:c(H+)> c(OH-) 2- - B. Na2A 溶液中:c(A )>c(HA ) -7.2 C. H2A 的第一步电离常数为 10 D. 当吸收液呈中性时:c(Na+)= c(HA-)+2c(A2-) 【答案】C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33.常温下,向 20 mL 0.1 mol/L 的 K2CO3 溶液中逐滴加入 0.1 mol/L 的稀盐酸 40 mL,溶 液中含碳元素的各种微粒(CO2 因逸出未画出)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溶液 pH 变化的情况如下图 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随着稀盐酸的加入,溶液中 保持不变 -3 B. 根据 A 点计算,Ka2 (H2CO3)的数量级为 10 + + 2- - - C. B 点所处的溶液中:c(K )+c(H )=2c(CO3 )+c(HCO3 )+c(OH ) D. 当 pH 约为 8 时,溶液中开始放出 CO2 气体 【答案】A 2- - - 【解析】A. 在碳酸钾的溶液中存在碳酸根的水解平衡,CO3 +H2O⇌HCO3 +OH ,其平衡常数 为 Kh= ,所以随着稀盐酸的加入,只要温度不变,溶液中 保持不变,A 正确;B.A 点 pH 大于 10 而小于 11,所以 c(H+)大于 2- - ,又因为此时 c(CO3 )=c(HCO3 ),所以 Ka2 (H2CO3)= = c(H+),其数量级为 ~ ,A 不正确;C. B 点所处的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 + 2- - - - c(K )+c(H )=2c(CO3 )+c(HCO3 )+c(OH )+c(Cl ),所以 C 不正确;D. 由图像可知,当 pH 约 为 8 时,溶液为碳酸氢钾溶液,pH 小于 8 以后才开始放出 CO2 气体,D 不正确。本题选 A。 -1 -1 34.常温下,向 20.00mL0.100mol·L NH4Cl 溶液中逐滴加入 0.100 mol·L NaOH 溶液, 溶液的 pH 与 NaOH 溶液所加入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不考虑挥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点①所示溶液中:c(Na+)=c(Cl-)>c(H+)=c(OH-) - + + B. 点②所示溶液中:c(Cl )>c(Na )>c(NH4 )>c(NH3·H2O) - - + C. 点③所示溶液中:c(Cl )>c(NH3·H2O)>c(OH )>c(NH4 ) - - + D. 整个过程中可能出现:c(OH )+c(Cl )= c(NH4 )+c(NH3·H2O) 【答案】C 【解析】A. 点①所示溶液中 pH=7,c(H+)=c(OH-),由电荷守恒知, 溶液中阳离子还有铵 根,所以 c(Cl-)> c(Na+),A 不正确;B. 点②所示溶液中 pH>7,恰好有一半氯化铵发生反 应 NH4Cl+NaOH= NH3·H2O +NaCl,因为溶液显碱性,所以一水合氨的电离作用超过了铵根 - + + 的水解作用,c(Cl ) > c (NH4 ) >c(Na ) >c(NH3·H2O),B 不正确;C. 点③所示溶液中两 者恰好完全反应得到氯化钠和氨水,由于一水合氨及水的电离平衡的存在,所以 c(Cl- - + - )>c(NH3·H2O)>c(OH )>c(NH4 ),C 正确;D.由物料守恒知,c(Cl )= + - - + c(NH4 )+c(NH3·H2O), 整个过程中不可能出现 c(OH )+c(Cl )= c(NH4 )+c(NH3·H2O),D 不 正确。本题选 C。 -1 - 2- 35.25℃时,在 c(Na2CO3)+c(NaHCO3)=0.100mol·L 的混合溶液中,c(HCO3 )、c(CO3 )与 pH 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 A. pH=10 的溶液中:c(HCO3 )<c(CO3 ) + 2- B. E 点溶液中:c(Na )=3c(CO3 ) + + - 2- -1 C. pH=11 的溶液中:c(H )+c(Na )+c(H2CO3)=c(OH )+c(CO3 )+0.100mol·L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1 2- - D. 在 E 点溶液中加入等体积 0.100mol·L 的 NaOH 溶液,c(CO3 )与 c(HCO3 )之和保持不 变 【答案】C 【解析】A. 碳酸根的水解程度大于碳酸氢根,因此碳酸根的浓度越大,pH 越大。二者浓 - 2- 度相等时,溶液的 pH>10,因此 pH=10 的溶液中:c(HCO3 )>c(CO3 ),A 错误;B. 根据物 + 2- - 2- 料守恒可知 E 点溶液中:c(Na )>3c(CO3 ),B 错误;C. 根据物料守恒 c(HCO3 )+c(CO3 + + - 2- - )+c(H2CO3)=0.100mol/L 和电荷守恒 c(H )+c(Na )=c(OH )+2c(CO3 )+ c(HCO3 )可知 + + - 2- -1 pH=11 的溶液中:c(H )+c(Na )+c(H2CO3)=c(OH )+c(CO3 )+0.100mol·L ,C 正确;D. 在 E 点溶液中加入等体积 0.100mol·L-1 的 NaOH 溶液碳酸氢钠转化为碳酸钠,根据物料守 2- - 恒可知 c(CO3 )与 c(HCO3 )之和发生变化,D 错误,答案选 C。 36.25℃时,由酸(HM)及其盐(NaM)组成的混合溶液,起始浓度均为 lmol·L-1。向该溶液 中通入 HC1 气体或加入 NaOH 固体时,溶液 pH 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C 点时,溶液中 c(Na+)=c(M-) B. 将 D、E 点溶液混合后,c(M-)+c(HM)=2c(Na+) C. B 点时,溶液中 c(M-)>c(Na+)>c(HM) D. A、B、C 三点所表示的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 c(H+)逐渐增大 【答案】B -1 37.25 ℃时,将 1.0L c mol•L CH3COOH 溶液与 0.1molNaOH 固体混合,使之充分反应。然 后向该混合溶液中加入 CH3COOH 或 CH3COONa 固体(忽略体积和温度变化),引起溶液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pH 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水的电离程度:c>b>a + - B. a 点对应的混合溶液中,C(CH3COOH)>C(Na )>c(OH ) C. 该温度下,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 Ka= + - + - D. 当混合溶液呈中性时,c(Na )=c(CH3COO )>c(H ) =c(OH ) 【答案】C 【解析】A.加入 CH3COOH,溶液的酸性增强,pH 减小,因此 a 点为加入醋酸后形成的点, 醋酸电离出的氢离子抑制水的电离,水的电离程度减小;加入 CH3COONa,溶液的酸性逐渐 减弱,因此 c 点为加入醋酸钠后形成的点,醋酸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减小,对水的电离的 抑制程度逐渐减小,水的电离程度增大,因此水的电离程度,c>b>a,故 A 正确;B. 根据 -1 图像,1.0L c mol•L CH3COOH 溶液与 0.1molNaOH 固体混合后,溶液的 pH=4.3,显酸性, + 说明 CH3COOH 过量,因此 a 点混合溶液中,n(CH3COOH)>0.1mol,n(Na )=0.1mol,则 + - C(CH3COOH)>C(Na )>c(OH ),故 B 正确;C.根据 B 的分析,a 点溶液中含有 cmolCH3COOH, 和 0.1molCH3COONa, - + CH3COOH CH3COO +H 起始(mol) c 0.1 0 电离 10-3.1 0.1+10-3.1 10-3.1 平衡 c-10-3.1 0.1+10-3.1 10-3.1 该温度下,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 Ka= = = ,故 + + - - C 错误;D. 根据电荷守恒,溶液中存在 c(Na )+ c(H ) =c(CH3COO )+c(OH ),当混合溶液 + - + - + - 呈中性时,c(H ) =c(OH ),则 c(Na )=c(CH3COO )>c(H ) =c(OH ),故 D 正确;故选 C。 38.25℃时,向 1L0.1mol·L-1NaA 溶液中,不断通入 HCl 气体后,c(A-)与 c(HA)的变化 趋势如图所示(假设通入的 HCl 气体被溶液完全吸收,且不考虑溶液体积的变化),下列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通入 HCl 气体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不断减小 B. M 点:n(H+)-n(OH-)=(a-0.05 )mol C. 随着 HCl 的加入,[c(HA)﹒c(OH-) ] / c(A-)不断增大 D. 当 n(HCl)=0.1mol 时,c(H+)>c(Na+)- c(HA) 【答案】C 39.NaBiO3 可作为测定锰的氧化剂,Bi2O3 在电子行业有着广泛应用,可利用浮选过的辉铋 矿(主要成分是 Bi2S3,还含少量 SiO2 等杂质)来制备,工艺流程如下: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已知:NaBiO3 难溶于水。 回答下列问题 (1)溶液Ⅰ中主要成分为 BiCl3、FeCl2,则滤渣Ⅰ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写化学式)。 (2)海绵铋与盐酸、H2O2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3)向溶液Ⅲ中加入 NaOH 和 NaClO 发生反应的离于方程式是______,从反应后的混合体 系中获得纯净 NaBiO3,操作Ⅱ包括_________。 (4)一定温度下,向氨水中通入 CO2,得到 (NH4)2CO3、NH4HCO3 等物质,溶液中各种微粒 - 的物质的量分数与 pH 的关系如图所示。随着 CO2 的通入,溶液中 c(OH )/c (NH3·H2O)将 + + 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pH=9 时,溶液中 c(NH4 )+c(H )=______(用离子 浓度表示)。 (5)取所得 NaBiO3 样品 2.0g,加入稀硫酸和 MnSO4 溶液使其完全溶解,然后用新配制的 - 0.5mol/LFeSO4 溶液滴定生成的 MnO4 ,滴定完成后消耗 22.00mLFeSO4 溶液。则该样晶中 NaBiO3 纯度为_________。 + 3+ - - - 【答案】 SiO2、S 2Bi+3H2O2+6HCl=2BiCl3+6H2O Na +Bi +ClO +4OH =NaBiO3↓+C1 +2H2O 2- - - - 过滤、洗涤、干燥 减小 2c(CO3 )+c(HCO3 )+c(NH2COO )+c(OH ) 77% 3+ 【解析】(1)操作 I 中 Fe 可以将 Bi2S3 中的 S 氧化为 S 单质,SiO2 性质比较稳定,不与 酸反应,所以滤渣的主要成分为:SiO2、S。 (2)铋可以被 H2O2 氧化,发生的方程式为:2Bi+3H2O2+6HCl=2BiCl3+6H2O + 3+ - - (3)根据反应流程图可知操作Ⅱ中发生的反应为:Na +Bi +ClO-+4OH =NaBiO3↓+C1 +2H2O,想要获得纯净 NaBiO3,首先要将沉淀过滤出来,再进行洗涤、干燥才可以得到纯净 的 NaBiO3,所以操作Ⅱ为:过滤、洗涤、干燥。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