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文档:
文档评论:
0
相关文档推荐
-
2019高考化学一轮练练题选择题3
-
2019届高考化学专题十二反应热的计算精准培优专练
-
2019高考化学一轮练练题选择题5
-
2019届高考化学专题十五等效平衡的三种情况精准培优专练
-
2019届高考化学专题十三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图象题的破解策略精准培优专练
-
2019高考化学一轮练练题选择题4
-
2019高考化学一轮练练题选择题1
-
2019高考化学一轮练练题选择题8
-
2019届高考化学专题二十一电解电解质溶液的规律精准培优
-
2019届高考化学专题九陌生情境中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精准培优专练
-
2019届高考化学专题二十原电池的电极方程式精准培优专练
-
2019届高考化学专题八氧化性还原性强弱判断的几种方法精准培优专练
-
2019届高考化学专题十元素周期表中的位构性的关系精准培优专练
-
2019届高考化学专题二十二电解池的串联问题精准培优专练2
-
2019届高考化学专题三判断离子方程式的正误的几个方面精准培优专练
-
2019届高考化学专题五三种类型的竞争反应精准培优专练
-
2019高考化学一轮练练题选择题7
-
2019届高考化学专题四离子共存的三种类型精准培优专练
-
2019高考化学一轮练练题选择题2
-
2019届高考化学专题七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及应用精准培优专练
4积分
下载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2019 高考化学一轮选择题练习(8) 李仕才 1.(南昌模拟)下列关于强、弱电解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强电解质在溶液中完全电离,不存在电离平衡 B.溶液导电能力强的电解质是强电解质,导电能力弱的电解质是弱电解质 C.同一弱电解质的溶液,当温度或浓度不同时,其导电能力也不同 D.纯的强电解质在液态时,有的导电,有的不导电 解析 强电解质在水中完全电离,不存在电离平衡,A 正确;强弱电解质取决于其在水 溶液中能否完全电离,B 错误;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与离子的浓度和离子所带的电 荷数有关,当浓度不同时,离子的浓度不同,所以导电能力不同,当温度不同时,弱 电解质的电离程度不同,导电能力也不同,C 正确;属于离子化合物的强电解质,液态 时能导电,如 NaCl,属于共价化合物的强电解质,液态时不导电,如 AlCl3、HCl 等, D 正确。 答案 B 链接----【2018 北京卷】验证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实验如下(烧杯内均为经过酸化的 3%NaCl 溶液)。 ① ② ③ 在 Fe 表面生成蓝色沉淀 试管内无明显变化 试管内生成蓝色沉淀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对比②③,可以判定 Zn 保护了 Fe B.对比①②,K3[Fe(CN)6]可能将 Fe 氧化 C.验证 Zn 保护 Fe 时不能用①的方法 D.将 Zn 换成 Cu,用①的方法可判断 Fe 比 Cu 活泼 【答案】D 【解析】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考点定位:考查牺牲阳极保护法、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试题点评】思路点拨:本题应该从实验现象进行判断,如③实验中试管内生成蓝色沉淀, 说明产生 Fe2+,然后结合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进行判断即可。 2.【2017 江苏卷】H2O2 分解速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实验测得 70℃时不同条件下 H2O2 浓度 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表明,其他条件相同时,H2O2 浓度越小,其分解速率越快 B.图乙表明,其他条件相同时,溶液 pH 越小,H2O2 分解速率越快 2+ C.图丙表明,少量 Mn 存在时,溶液碱性越强,H2O2 分解速率越快 2+ D.图丙和图丁表明,碱性溶液中,Mn 对 H2O2 分解速率的影响大 【答案】D 【解析】A.由甲图可知,双氧水浓度越大,分解越快,A 错误;B.由图乙可知,溶液的 碱性越强即 pH 越大,双氧水分解越快,B 错误;C.由图丙可知,有一定浓度 Mn2+存在时, 2+ 并不是碱性越强 H2O2 分解速率越快,C 错误;由图丙可知,碱性溶液中,Mn 对双氧水分解 有影响,图丁说明 Mn2+浓度越大,双氧水分解越快,图丙和图丁均能表明碱性溶液中, 2+ Mn 对 H2O2 分解速率的影响大,D 正确。 【名师点睛】本题以双氧水分解的浓度 时间曲线图像为载体,考查学生分析图像、搜集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信息及信息处理能力,会运用控制变量法分析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并能排除图中的 干扰信息,得出正确的结论。 3.【2018 天津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某温度下,一元弱酸 HA 的 Ka 越小,则 NaA 的 Kh(水解常数)越小 B.铁管镀锌层局部破损后,铁管仍不易生锈 C.反应活化能越高,该反应越易进行 D.不能用红外光谱区分 C2H5OH 和 CH3OCH3 【答案】B 【解析】 考点定位:考查水解的规律、金属的腐蚀和防护、活化能、红外光谱等知识。 【试题点评】思路点拨:反应的活化能是指普通分子达到活化分子需要提高的能量,则活 化能越大,说明反应物分子需要吸收的能量越高(即,引发反应需要的能量越高),所以 活化能越大,反应进行的就越困难。 4.【2018 江苏卷】下列有关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原理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装置甲灼烧碎海带 B.用装置乙过滤海带灰的浸泡液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 C.用装置丙制备用于氧化浸泡液中 I 的 Cl2 − D.用装置丁吸收氧化浸泡液中 I 后的 Cl2 尾气 【答案】B 【解析】 精准分析:A 项,灼烧碎海带应用坩埚,A 项错误;B 项,海带灰的浸泡液用过滤法分离, - 以获得含 I 的溶液,B 项正确;C 项,MnO2 与浓盐酸常温不反应,MnO2 与浓盐酸反应制 Cl2 需要加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nO2+4HCl(浓) MnCl2+Cl2↑+2H2O,C 项错误;D 项, Cl2 在饱和 NaCl 溶液中溶解度很小,不能用饱和 NaCl 溶液吸收尾气 Cl2,尾气 Cl2 通常用 NaOH 溶液吸收,D 项错误;答案选 B。 考点定位:本题以从海带中提取碘为载体,考查基本实验操作、Cl2 的实验室制备方法等等。 【试题点评】思路点拨:解答化学实验原理及实验基本操作题时,需要充分调用已有的相 关化学知识,准确获取题中关键信息,综合分析和实验相关的要素。首先要明确实验的目 的,再依据实验目的,全面分析必需的试剂和仪器、合理的装置、规范的实验操作、科学 的实验条件控制以及绿色环保等方面。 5.【2018 江苏卷】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向苯酚浊液中滴加 Na2CO3 溶液,浊液变清 苯酚的酸性强于 H2CO3 的酸性 向碘水中加入等体积 CCl4,振荡后静置,上层接近无 I2 在 CCl4 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 B 色,下层显紫红色 度 2+ 2+ C 向 CuSO4 溶液中加入铁粉,有红色固体析出 Fe 的氧化性强于 Cu 的氧化性 向 NaCl、NaI 的混合稀溶液中滴入少量稀 AgNO3 溶液, D Ksp(AgCl) >Ksp(AgI) 有黄色沉淀生成 【答案】B 【解析】 精准分析:A 项,向苯酚浊液中加入 Na2CO3 溶液,浊液变清,发生反应 +Na2CO3→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 +NaHCO3,酸性:H2CO3 HCO3 ,A 项错误;B 项,向碘水中加入等体积 CCl4, 振荡后静置,上层接近无色,下层显紫红色,说明 CCl4 将 I2 从碘水中萃取出来,I2 在 CCl4 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B 项正确;C 项,向 CuSO4 溶液中加入铁粉,有红色 固体析出,发生的反应为 Fe+Cu2+=Fe2++Cu,根据同一反应中氧化性:氧化剂 氧化产物, 2+ 2+ 故氧化性 Cu Fe ,C 项错误;D 项,向 NaCl、NaI 的混合稀溶液中滴入少量稀 AgNO3 溶 液,有黄色沉淀生成,说明先达到 AgI 的溶度积,但由于 NaCl、NaI 的浓度未知,不能由 此判断 AgCl、AgI 溶度积的相对大小,D 项错误;答案选 B。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苯酚与碳酸酸性强弱的探究、萃取的原理、氧化性强弱的判断、沉淀 的生成。 【试题点评】易错提醒:易错选 D 项,产生错误的原因是:忽视 NaCl、NaI 的浓度未知, 思维不严谨。若把题中 D 选项改为“向 2mL 物质的量溶液相同的 NaCl、NaI 的混合稀溶液 - - + 中滴入 2~3 滴稀 AgNO3 溶液,有黄色沉淀生成”,则可证明在 c(Cl )=c(I )、Ag 不足的条 件下,先生成 AgI 沉淀,从而得到结论 Ksp(AgCl) >Ksp(AgI)。 6.【2018 北京卷】一种芳纶纤维的拉伸强度比钢丝还高,广泛用作防护材料。其结构片 段如下图 下列关于该高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完全水解产物的单个分子中,苯环上的氢原子具有不同的化学环境 B.完全水解产物的单个分子中,含有官能团―COOH 或―NH2 C.氢键对该高分子的性能没有影响 D.结构简式为: 【答案】B 【解析】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结构简式为 ,故 D 错误。 考点定位:考查肽键的水解、氢键、有机物反应类型、单体的判断等。 【试题点评】易错提醒:本题的易错点是选项 C 和 D,选项 C 中氢键不是化学键,不影响 物质的化学性质,学生认为性能是化学性质,忽略了性能还包括物理性质,氢键影响物质 的部分物理性质,如物质的熔沸点、溶解度等,故选项 C 说法正确;高分子化合物的链节 应是最小重复单位,根据片段,推出高分子结构简式为 ,故 D 错误,注意掌握单体的判断方法,首先根据高 聚物判断是加聚产物还是缩聚产物,然后根据推断单体的方法作出判断:(1)加聚产物单 体的推断常用“弯箭头法”,单键变双键,C 上多余的键断开;(2)缩聚产物单体的推断 常用“切割法”,找到断键点,断键后在相应部位补上-OH 或-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