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文档:
文档评论:
0
相关文档推荐
-
2019版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二课时训练
-
2019版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二课时训练:第2章 单元过关检测
-
2019版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二课时训练:第1章 单元过关检测
-
2019版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二课时训练:13 化学反应为人类提供能量
-
2019版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二课时训练:第3章 单元过关检测
-
2019版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二课时训练:19 乙酸 酯和油脂
-
2019版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二课时训练:8 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
-
2019版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二课时训练:16 石油的炼制 乙烯
-
2019版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二课时训练:14 有机化合物的性质
-
2019版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二课时训练:1 原子核 核素
-
2019版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二课时训练:3 元素周期律
-
2019版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二课时训练:12 利用化学反应制备物质
-
2019版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二课时训练:6 认识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
2019版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二课时训练:18 乙醇
-
2019版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二课时训练:5 ⅡA族元素 Ⅴ A族元素
-
2019版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二课时训练:11 化学反应的限度
-
2019版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二课时训练:10 化学反应的快慢
-
2019版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二课时训练:4 元素周期表
-
2019版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二课时训练:20 糖类 蛋白质
-
2019版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二课时训练:15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
10积分
下载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第 1 章过关检测 (时间 60 分钟,满分 100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48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230Th 和 232Th 是钍的两种同位素,232Th 可以转化成 233U。下列有关 Th 的说法正确的是( ) A.Th 元素的质量数是 232 B.Th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231 C.232Th 转化成 233U 是化学变化 D.230Th 和 232Th 的化学性质相同 答案:D 解析:元素无质量数,A 选项错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及各同位素 的丰度有关,B 选项错误;C 选项中的相互转化,原子核发生变化,由化学变化的最小微粒是原 子可知错误;原子的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排布均相同,所以化学性质相同,D 选项正确。 2.某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示意图如右图所示,下列原子中,与该元素原子的化学性质相似 的是( ) 答案:D 解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原子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A 最外层 8 个电子,B 最外层 4 个 电子,C 最外层 2 个电子,D 最外层 6 个电子。 3.(2016 全国甲,9)a、b、c、d 为短周期元素,a 的原子中只有 1 个电子,b2-和 c+离子的电子层 结构相同,d 与 b 同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a 与其他三种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其化合价均为+1 B.b 与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至少两种二元化合物 C.c 的原子半径是这些元素中最大的 D.d 与 a 形成的化合物的溶液呈弱酸性 答案:A 解析:根据 a 的原子中只有 1 个电子,可知 a 为氢元素,依据 b2-和 c+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且 元素都为短周期元素,可知 b 为氧元素,c 为钠元素,最后根据 d 与 b 同族且为短周期元素可知 d 为硫元素。NaH 中 H 为-1 价,A 项错误;由 H2O、H2O2、Na2O、Na2O2、SO2、SO3 等物质 可知 B 项正确;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Na>S>O>H,C 项正确;H2S 的水溶液呈弱酸性, D 项正确。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4.(2016 全国乙,13)短周期元素 W、X、Y、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m、p、r 是由这些元素 组成的二元化合物。n 是元素 Z 的单质,通常为黄绿色气体,q 的水溶液具有漂白性,0.01 mol·L-1 r 溶液的 pH 为 2,s 通常是难溶于水的混合物。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的大小 WX>Y C.Y 的氢化物常温常压下为液态 D.X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强酸 答案:C -1 解析:根据单质 n 为黄绿色气体,说明 n 是 Cl2,则 Z 为 Cl,0.01 mol·L r 溶液 pH 为 2,则 r 为一 元强酸,q 水溶液具有漂白性,说明 m 为 H2O,r 为 HCl,q 为 HClO。s 通常是难溶于水的混合 物,则 p 可能为 CH4,与 Cl2 反应生成 CH3Cl、CH2Cl2、CHCl3 或 CCl4,均难溶于水。推断 W、X、Y、Z 分别是 H、C、O、Cl。A 选项,原子半径应为 W Z>X,错误;C 选项,Y 的氢化物为 H2O、H2O2,常温常压下均为液态,正确;D 选项,碳的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碳酸,碳酸为弱酸。 3+ + 2- - 5.已知元素周期表前三周期元素的离子 aW 、bX 、cY 、dZ 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 关系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 a>d B.质子数 c>d C.a+3=c-2 D.原子半径 X d,A 对;同一周期中 W 在 X 的右面,Z 在 Y 的右面,质子数 d>c,B 错; 四种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 a-3=c+2,C 错;同一周期,原子序数越小,原子半径越大, D 错。 6.导学号 52140076 短周期主族元素 X、Y、Z、W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 原子最外层有 6 个电 子,Y 是至今发现的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Z 在周期表中处于周期序数等于族序数的位置, W 的单质广泛用作半导体材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由多到少的顺序:Y、X、W、Z B.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W、Z、Y、X C.元素非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Z、W、X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D.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X、Y、W 答案:A 解析:由题意推断,X、Y、Z、W 分别是 O、F、Al、Si。最外层电子数:F>O>Si>Al,A 项正确;半 径:Al>Si>O>F,B 项错误;非金属性:F>O>Si>Al,C 项错误;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HF>H2O>SiH4,D 项错误。 7.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族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周期 2 c d 3 a b e f A.e 的氢化物比 d 的氢化物稳定 B.a、b、e 三种元素的原子半径:e>b>a C.六种元素中,c 元素单质的化学性质最活泼 D.c、e、f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依次增强 答案:D 解析:根据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可以判断各选项的正误。A 项,e、d 元素同 主族,且 d 在第 2 周期,e 在第 3 周期,因此 d 的氢化物比 e 的氢化物稳定。B 项中 a、b、e 三 种元素同周期,故原子半径为 a>b>e。六种元素的单质中 c 的单质(碳)化学性质最不活泼。 得电子能力的强弱顺序:f>e>c,故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依次增强。 8.下列结论是从某同学的作业本上摘录的,其中你认为肯定正确的是( ) ①微粒半径:S2->Cl>S>F ②氢化物的稳定性:HF>HCl>H2S>H2Se ③还原性:S2->Cl->Br->I- ④氧化性:Cl2>S>Se>Te ⑤酸性:H2SO4>HClO4>H2SeO4 ⑥得电子能力:F>Cl>S>Se A.①⑤ B.①③④ C.②④⑥ D.⑥ 答案:C 解析:先确定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判断出非金属性的强弱,然后判断各项是否正确。 ①微粒半径的大小顺序应为:S2->S>Cl>F;③还原性顺序应为:S2->I->Br->Cl-;⑤酸性顺序应为: HClO4>H2SO4>H2SeO4;其余②④⑥的结论都是对的。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共 52 分) 9.(14 分)Ⅰ.用 X 表示原子: (1)中性原子的中子数:N= 。 (2)阳离子的中子数:AXn+共有 x 个电子,则 N= 。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3)阴离子的中子数:AXn-共有 x 个电子,则 N= 。 12 16 (4)中性分子所含中子数: C O2 分子中,N= 。 (5)A2-原子核内有 x 个中子,其质量数为 m,则 n g A2-所含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mol。 Ⅱ.有 O ②H2、D2、T2 ③石墨、金刚石 H 四组微粒或物质,回答 下列问题: (1)互为同位素的是 (填编号,下同)。 (2)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 (3)由①和④中微粒能结合成含三个原子的化合物,这些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可能是 ,可 能形成的水分子种类有: 种。 答案:Ⅰ.(1)A-Z (2)A-n-x (3)A-x+n (4)22 (5) Ⅱ.(1)①④ (2)③ (3)18、19、20、21、22、23、24 18 10.(14 分)根据元素周期表 1~20 号元素的性质和递变规律,回答下列问题。 (1)属于金属元素的有 种,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与氧反应生成的化合物有 (填两种 化合物的化学式)。 (2)属于稀有气体的是 (填元素符号,下同)。 (3)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两种元素是 。 (4)第 3 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稀有气体除外) 。 (5)推测 Si、N 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 大于 (填化学式)。 答案:(1)7 K2O、K2O2(KO2 也可以) (2)He、Ne、Ar (3)C、H (4)Na (5)NH3 SiH4 解析:短周期元素金属性最强的是金属钠,前 20 号元素金属性最强的为金属钾,从钠形成的氧 化物,可以迁移得到钾的氧化物。 11.导学号 52140077(12 分)某学生在做同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的实验时,自己设计了一套实 验方案,并记录了有关的实验现象。现在请你帮助该学生整理并完成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探究同一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2)实验用品: 仪器:试管、胶头滴管 药品:氯水、溴水、溴化钠溶液、碘化钠溶液、四氯化碳。 (3)实验内容(在下表横线中填写相关内容): 序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号 ① 向盛有少量溴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少量新制的氯水,振荡,再注入少量 液体分为两层,下层呈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四氯化碳,振荡后静置 色 向盛有少量碘化钾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少量新制溴水,振荡,再注入少量四 液体分为两层,下层呈 ② 氯化碳,振荡后静置 色 (4)实验结论: 。 (5)问题和讨论: ①上述两个实验中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 、 。 ②由于氟过于活泼,所以很难设计出一个简单的实验来验证其氧化性的强弱。试列举两项事 实说明氟的非金属性比氯强: 、 。 答案:(3)①橙红 ②紫红 (4)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的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即氧化性逐渐减弱 - - - - (5)①Cl2+2Br Br2+2Cl Br2+2I I2+2Br ②HF 的稳定性比 HCl 强 F2 能置换出水中的氧,而 Cl2 不能置换出水中的氧(任答两项, 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 - 解析:向 NaBr 溶液中加入氯水,发生反应:Cl2+2Br Br2+2Cl ,证明氧化性:Cl2>Br2,再加入 CCl4 后,振荡静置,溶液分层,上层近无色,下层呈橙红色;向 KI 溶液中加入溴水,发生反应: - - Br2+2I I2+2Br ,证明氧化性:Br2>I2,再加入 CCl4 后,振荡静置,溶液分层,上层近无色,下层呈 紫红色。两个实验说明: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的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 12.导学号 52140078(12 分)W、X、Y、Z 为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位置关系如图。 (1)若 X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 3 倍。 ①元素 X 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 ②工业上由 W 的单质制备 W 的气态氢化物的化学方程式是 。 (2)若四种元素中只有一种金属元素。 ①工业上,将 X 的单质与 Z 的最高价氧化物加热到 1 900 ℃以上可制得一种新型陶瓷 (ZX),同时得到一种可燃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②某同学为证明 X、Z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强弱,设计如下实验。(提示:较强的酸+较 弱酸的盐→较弱的酸) Ⅰ.B 试管中盛放的试剂是 。 Ⅱ.C 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答案:(1)①第 2 周期ⅥA 族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②N2+3H2 2NH3 (2)①3C+SiO2 SiC+2CO↑ ②Ⅰ.饱和 NaHCO3 溶液 Ⅱ.Na2SiO3+CO2+H2O H2SiO3↓+Na2CO3 解析:(1)X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 3 倍,则 X 的次外层只能有 2 电子,其最外层有 6 电子,X 为氧元素,处于第 2 周期ⅥA 族。Z 为硫、W 为 N、Y 为 P。工业上用 N2 和 H2 合 成 NH3。(2)若四种元素中只有一种金属元素,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则 Y 应为 Al,W 为 B,X、Z 分别为 C、Si。C 与 SiO2 可以反应生成 SiC 和 CO。醋酸与 CaCO3 反应生成 CO2 气 体,该气体中含有醋酸的蒸气,用饱和 NaHCO3 溶液除去醋酸蒸气,将纯净的 CO2 通入 Na2SiO3 溶液,产生 H2SiO3 沉淀,可以证明酸性:H2CO3>H2Si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