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文档:
文档评论:
0
相关文档推荐
-
2018-2019生物新课堂同步(课件+讲义+习题)中图必修1全国通用版第3单元 微专题突破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综合
-
2018-2019生物新课堂同步(课件+讲义+习题)中图必修1全国通用版第3单元 第1章 第2节 细胞膜的物质运输功能
-
2018-2019生物新课堂同步(课件+讲义+习题)中图必修1全国通用版第3单元 第2章 第1节 细胞中的能源物质
-
2018-2019生物新课堂同步(课件+讲义+习题)中图必修1全国通用版第3单元 第2章 第3节 光能的捕获和利用
-
2018-2019生物新课堂同步(课件+讲义+习题)中图必修1全国通用版第3单元 第2章 第2节 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
2018-2019生物新课堂同步(课件+讲义+习题)中图必修1全国通用版第3单元 第2章 第4节 从化学能到生物能
-
2018-2019生物新课堂同步(课件+讲义+习题)中图必修1全国通用版第3单元 第1章 第1节 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
-
2018-2019生物新课堂同步(课件+讲义+习题)中图必修1全国通用版第3单元 微专题突破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综合 对点训练
-
2018-2019生物新课堂同步(课件+讲义+习题)中图必修1全国通用版第3单元 第2章 第2节 学业分层测评13
-
2018-2019生物新课堂同步(课件+讲义+习题)中图必修1全国通用版第3单元 微专题突破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综合
-
2018-2019生物新课堂同步(课件+讲义+习题)中图必修1全国通用版第3单元 第2章 第3节 光能的捕获和利用
-
2018-2019生物新课堂同步(课件+讲义+习题)中图必修1全国通用版第3单元 第2章 第3节 学业分层测评14
-
2018-2019生物新课堂同步(课件+讲义+习题)中图必修1全国通用版第3单元 第2章 第2节 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
2018-2019生物新课堂同步(课件+讲义+习题)中图必修1全国通用版第3单元 第2章 第4节 学业分层测评15
-
2018-2019生物新课堂同步(课件+讲义+习题)中图必修1全国通用版第3单元 第2章 第1节 学业分层测评12
-
2018-2019生物新课堂同步(课件+讲义+习题)中图必修1全国通用版第3单元 第2章 第4节 从化学能到生物能
-
2018-2019生物新课堂同步(课件+讲义+习题)中图必修1全国通用版第3单元 第1章 第2节 学业分层测评11
-
2018-2019生物新课堂同步(课件+讲义+习题)中图必修1全国通用版第3单元 第2章 第1节 细胞中的能源物质
-
2018-2019生物新课堂同步(课件+讲义+习题)中图必修1全国通用版第3单元 单元综合测评
-
2018-2019生物新课堂同步(课件+讲义+习题)中图必修1全国通用版第3单元 第1章 第2节 细胞膜的物质运输功能
10积分
下载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学业分层测评(十四) (建议用时:45 分钟) [学业达标] 1.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布在( ) A.叶绿体的外膜上 B.类囊体的膜上 C.叶绿体的内膜上 D.叶绿体的基质中 【解析】 叶绿体中的色素分布在类囊体的膜上。 【答案】 B 2.从新鲜的菠菜叶片提取叶绿体色素,发现提取液明显偏黄绿色,最可能 的原因是( ) 【导学号:60150183】 A.加入的石英砂太多 B.没有加入碳酸钙 C.用脱脂棉过滤不彻底 D.一次加入过多丙酮 【解析】 色素提取过程中,研磨速度慢会影响色素的提取,加入石英砂 的目的是使研磨充分,有利于色素的提取。加入碳酸钙是为了防止研磨过程中 叶绿素被破坏,若不加碳酸钙研磨过程中叶绿素会被破坏,导致提取液颜色偏 黄绿色,B 符合题意。脱脂棉过滤不彻底会出现浑浊现象,主要影响的不是提 取液的颜色,C 不符合题意。而一次加入丙酮过多时,提取的滤液中色素含量 少,整体颜色变浅,D 不符合题意。 【答案】 B 3.下列物质中,可以在叶绿体类囊体膜上被消耗的有( ) A.水、二氧化碳、ATP B.氧气、水、ATP C.水、ADP、Pi D.ADP、C3、水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解析】 在叶绿体类囊体膜上发生的是光反应,有 ATP 的形成和水的光 解。 【答案】 C 4.光合作用的过程可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导学号:60150184】 A.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进行光反应和暗反应 B.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进行暗反应,不进行光反应 C.叶绿体基质中可进行光反应和暗反应 D.叶绿体基质中进行暗反应,不进行光反应 【解析】 光反应是在叶绿体类囊体的膜上进行的,该过程必须在有光的 条件下才能进行;暗反应是在叶绿体内的基质中进行的,该过程有光无光均可 进行。 【答案】 D 5.如图为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在适宜条件下栽培小麦,如果突然将 c 降 低至极低水平(其他条件不变),则 a、b 在叶绿体中含量的变化将会是( ) A.a 上升、b 下降 B.a、b 都上升 C.a、b 都下降 D.a 下降、b 上升 【解析】 由题图分析,c 是 CO2,a 和 b 是 NADPH、ATP,若在其他条 件不变的情况下,将 c 降低至极低水平,CO2 的固定减弱,C3 还原减慢,消耗 NADPH 和 ATP 减少,则 a、b 在叶绿体中含量将会都上升。 【答案】 B 6.在其他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在供试植物正常进行光合作用时突然停止光 照,并在黑暗中立即开始连续取样分析,在短时间内叶绿体中 C3 和 C5 化合物 含量的变化是( ) 【导学号:60150185】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A.C3 和 C5 都迅速减少 B.C3 和 C5 都迅速增加 C.C3 迅速增加,C5 迅速减少 D.C3 迅速减少,C5 迅速增加 【解析】 在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过程中突然停止光照,使光反应产生的 ATP、NADPH 减少,C3 不能被还原,因而 C3 化合物的量增加,同时 CO2 与 C5 化合物的结合不受影响,导致 C5 的量迅速减少。 【答案】 C 7.下列关于光合作用探究历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萨克斯让叶片在暗处放置几小时,然后一半遮光、一半曝光处理,得出 光合作用需要光照才能进行的结论 B.恩吉尔曼以好氧细菌和水绵为实验材料进行实验,得出氧气是由叶绿体 释放出来的结论 C.梅耶根据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指出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把光能转换 成化学能储存起来 D.鲁宾和卡门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 【解析】 萨克斯让叶片在暗处放置几小时,然后一半遮光、一半曝光处 理,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除了氧气之外还有淀粉。 【答案】 A 8.取某种植物生长状态一致的新鲜叶片,用打孔器打出若干圆片,圆片平 均分成甲、乙、丙三组,每组各置于一个密闭装置内,并分别给予 a、b、c 三 种不同强度的光照,其他条件一致。照光相同时间后,测得各装置内氧气的增 加量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导学号:60150186】 A.装置内增加的氧气来自于水 B.光照强度为 a 时,光合作用停止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C.丙组装置内的 CO2 含量照光后比照光前低 D.该图反映了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 【解析】 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主要发生 ATP 的合成和 H2O 的光解,其 中 H2O 光解为 NADPH 和 O2。若装置中氧含量增加,说明光合作用正在进行。 丙组产生 O2 量最多,消耗的 CO2 量最多,因此,丙组装置内的 CO2 含量照光 后比照光前低。 【答案】 B 9.根据下面光合作用图解,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⑥过程发生在叶绿体的基质中 B.⑤过程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 C.图示①~④依次为[H](NADPH)、ATP、CO2、(CH2O) D.②的化学性质不稳定,其分解过程不需要酶的催化 【解析】 此题考查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和识图读图的能力。根据光合作 用的过程判断①②③④⑤⑥分别表示[H](NADPH)、ATP、CO2、(CH2O)、光 反应和暗反应。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基质中,光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 膜上。ATP 的合成和分解都需要酶的催化。 【答案】 D 10.如图所示,图甲为叶绿体结构与功能示意图,图乙表示一株小麦叶片细 胞内 C3 相对含量在一天 24 小时内的变化,请据图分析: 【导学号:60150187】 甲 乙 (1)图甲中 A、B、C、D 分别表示参与光合作用或光合作用生成的物质,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则 A 表示 ,B 表示 ,C 表示 ,D 表示 。 (2)在 a 中发生的过程称为 ,在 a 中含有的参与此过程的物质是 。 (3)在 a 中发生的能量转变是 。 (4)图乙中,从 点开始合成有机物,至 点有机物合成终止。 (5)AB 段 C3 含量较高,其主要原因是 。 (6)G 点 C3 含量极少,其原因是 。 【解析】 (1)根据图甲中物质转化关系可判断,A 代表 H2O,B 代表 CO2,C 代表 C3,D 代表 C5。(2)图甲中 a 表示叶绿体类囊体膜,其上分布有色 素和酶,是光反应进行的场所。(3)叶绿体类囊体膜上发生的能量转变是光能 →ATP 中活跃的化学能。(4)根据图乙中 C3 含量的变化曲线可知,C3 含量从 B 点开始减少,说明在有光的条件下,C3 被还原,至 I 点时,C3 含量又保持不 变,说明此时没有光,不能进行光反应,缺乏 NADPH 和 ATP,暗反应停止, 不再合成有机物。(5)图乙 AB 段缺乏光,不能进行光反应,缺乏 NADPH 和 ATP,C3 不能被还原。(6)G 点时光照强度强,蒸腾作用旺盛,导致气孔关闭, CO2 不能通过气孔进入,缺乏 CO2,CO2 固定减弱,C3 生成减少。 【答案】 (1)H2O CO2 C3 C5 (2)光反应 色素和酶 (3)光能 →ATP 中活跃的化学能 (4)B Ⅰ (5)无光不进行光反应,不产生 NADPH 和 ATP,C3 不能被还原 (6)气孔关闭,叶肉细胞内 CO2 含量低,CO2 的固定减弱 [能力提升] 11.右图为大豆叶片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的示意图。下 列叙述正确的是( )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A.CO2 的固定实质上是将 ATP 中的化学能转变为 C3 中的化学能 B.CO2 可直接被[H]还原,再经过一系列的变化形成糖类 C.被还原的 C3 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可再形成 C5 D.光照强度由强变弱时,短时间内 C5 含量会升高 【解析】 ATP 为 C3 的还原提供能量,并将能量转移到(CH2O)等有机物中, CO2 的固定不需要能量,A 项错误。暗反应中,必须经过 CO2 的固定和 C3 的还 原才能形成有机物,B 项错误。在暗反应中,一部分 C3 经过一系列变化形成 C5,一部分 C3 被还原成(CH2O)等有机物,C 项正确。在 CO2 供应不变的情况下, 光照强度由强变弱时,光反应提供的[H]减少,ATP 形成减少,故[H]和 ATP 的 含量下降,导致 C3 还原过程减弱,但此时 CO2 的固定仍在进行,故短时间内 C3 含量上升,C5 含量下降,D 项错误。 【答案】 C 12.下图表示同一植物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时有关中间产物的量的变 化情况。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导学号:60150188】 A.曲线 a 可表示 C5 含量的变化 B.曲线 a 可表示还原型辅酶Ⅱ量的变化 C.曲线 b 可表示三磷酸腺苷量的变化 D.曲线 b 可表示 C3 量的变化 【解析】 在光照变为暗处时,NADPH、ATP 和 C5 的含量减少,C3 含量 增多。 【答案】 C 13.为了探究某地夏日晴天中午时气温和相对湿度对 A 品种小麦光合作用的 影响,某研究小组将生长状态一致的 A 品种小麦植株分为 5 组,1 组在田间生 长作为对照组,另 4 组在人工气候室中生长作为实验组,并保持其光照和 CO2 浓度等条件与对照组相同。于中午 12:30 测定各组叶片的光合速率,各组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实验处理及结果如表所示: 对照组 实验组一 实验组二 实验组三 实验组四 实验 温度/℃ 36 36 36 31 25 处理 相对湿度/% 17 27 52 52 52 光合速率 实验 /mgCO2·dm 11.1 15.1 22.1 23.7 20.7 结果 -2·h-1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本实验结果,可以推测中午时对小麦光合速率影响较大的环境因素 是 ,其依据是 ;并可推测, (填“增加”或“降低”)麦 田环境的相对湿度可降低小麦光合作用“午休”的程度。 (2)在实验组中,若适当提高第 组的环境温度能提高小麦的光合速 率,其原因是 。 (3)小麦叶片气孔开放时,CO2 进入叶肉细胞的过程 (填“需要”或 “不需要”)载体蛋白, (填“需要”或“不需要”)消耗 ATP。 【解析】 (1)根据表格信息可知,对照组、实验组一、实验组二在相同温 度条件下,相对湿度改变时光合速率变化较大;实验组二、实验组三、实验组 四在相同湿度条件下,随温度的变化,光合速率变化不大。因此可以推测中午 时对小麦光合速率影响较大的环境因素是湿度。根据上述结论,增加麦田环境 的相对湿度可提高小麦的光合速率,降低小麦光合作用“午休”的程度。(2)与 实验组四相比,实验组三的温度高 6 ℃,光合速率有所提高,说明实验组四的 环境温度未达到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故适当提高第四组的环境温度能提高小 麦的光合速率。(3)CO2 进入叶肉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蛋白,不 需要消耗 ATP。 【答案】 (1)湿度(或相对湿度) 在相同温度条件下,相对湿度改变时光 合速率变化较大(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 增加 (2)四 该实验组的环境温 度未达到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 不需要 不需要 14.回答下列关于“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的问题: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导学号:60150189】 (1)某同学的操作程序如下: ①将 5 g 新鲜完整的菠菜叶,放入研钵中,加入丙酮、石英砂、CaCO3 以 后,迅速研磨。 ②用毛细吸管吸取少量滤液,沿铅笔线处小心均匀地画出一条滤液细线, 并连续迅速地重复画 1~2 次。 ③将画好细线的滤纸条插入层析液中,并不断摇晃,以求加快色素在滤纸 条上的扩散。 结果实验失败,请指出其错误所在: ① 。 ② 。 ③ 。 (2)某兴趣小组同学想探究蔬菜不同叶片在叶绿素含量上的区别, 选择了新鲜菠菜的“绿叶”、“嫩黄叶”做“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 分离”实验。色素层析结果如图,请根据实验结果填写下表: 组别 滤纸条编号 判断依据 绿叶组 嫩黄叶组 (3)秋天,北方树叶大都由绿变黄,其原因是占四种色素总量 80%的 和 分解,从而显示出 和 的颜色。 【解析】 (1)叶片应剪碎,便于研磨;进行重复画线时要有时间间隔,即 干燥后再画,这样会使更多的色素附着在滤纸条上;插入层析液中的滤纸条切 忌晃动,否则会因滤纸条上的色素溶于层析液中导致实验失败。 (2)由图示 A 下端两个较宽的色素带(叶绿素 a 和叶绿素 b)可判定 A 为绿叶 组;而 B 下端的叶绿素呈现的色素带较窄,则为嫩黄叶组。 (3)秋天树叶变黄是由于低温使叶绿素分解,使类胡萝卜素的颜色得以显示。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答案】 (1)①应将新鲜的菠菜叶剪碎 ②不应连续迅速重复画线,而应待干燥后重复画线 1~2 次 ③不应摇晃以免层析液没及滤液细线 (2) A 叶绿素 a 带和叶绿素 b 带较宽 B 叶绿素 a 带和叶绿素 b 带较窄 (3)叶绿素 a 叶绿素 b 胡萝卜素 叶黄素